在當前的河蟹養殖中,伊樂藻作為最為常見且種植面積最為廣泛的水草之一,深受各個養殖區朋友的青睞,但往往它們也是在高溫期最讓養殖戶頭疼的問題,瘋長,封住水面,以及上浮和腐爛的現象。

進入高溫期以后,伊樂藻最容易活力下降面臨漂浮腐爛,一旦水草開始大面積腐爛,水體情況就絕對不容樂觀,甚至會急劇惡化。這種塘開始時水體濃稠度會加重,通透性極差,水色呈墨綠色或濃綠色,同時可能伴隨各種藍藻的滋生繁殖,加上天氣影響容易造成倒藻,大量藍藻死亡,池塘環境急劇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水體溶氧稀少,大量河蟹因缺氧上岸上網,嚴重的更是會直接導致其死亡。
如果只是水草漂浮撈掉也就罷了,最怕的是會有一些表面附著大量雜質和絲狀青苔的水草下沉在池底低氧發酵,此時池塘底部更容易滋生一些有害細菌,同時會造成水體亞硝酸鹽,硫化氫,ph(過高會腐蝕河蟹鰓絲)等過高,給養殖帶來致命的打擊。而且在這段時間大多數養殖戶會追求高營養高蛋白,喂料量大,導致池中營養過剩,水體富營養化,蛋白能量比不平衡造成脂肪酸敗(脂肪酸敗是導致肝臟萎縮糜爛的元兇)。

所以池塘內伊樂藻過密的要及時割掉一部分,但也要注意割草時避免在水體濃稠且混濁的時候進行(水渾時伊樂藻沒法進行光合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割草受損的伊樂藻就死定了)。
大量伊樂藻腐爛的塘口首先要及時換水,之后使用解毒應激精華液(2畝/瓶)處理因腐爛發酵造成的水體指標增高,同時干撒衛底(3畝/袋)分解底部殘留抑制各類弧菌的滋生。同時在好天時Fs活力菌(3畝/袋)配合水金膏(10畝/桶)調節水質增強水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