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芽孢桿菌及乳酸菌在河蟹養殖上的應用

                編輯:劉潮  時間:2018-08-26   瀏覽:

                微生物制劑雖然在中華絨螯蟹養殖過程的應用時間很短,但目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養殖者都會使用到微生物制劑來輔助養殖。傳統的養殖方式中消毒藥等化學藥物的大量使用阻礙了其可持續發展,新時期國家加深了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推廣安全綠色的食品。微生物制劑因其對環境影響較小,使用成本較低,對水產品的綠色和安全性幾乎沒有影響等優勢,快速替代了一部分原有的藥品制劑。本文就芽孢桿菌和乳酸菌這兩種常用的益生菌在中華絨螯蟹養殖中的應用進行了概述,以期為中華絨螯蟹的科學養殖提供有益參考。

                1.微生物制劑

                微生物制劑的應用形式目前可以粗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菌種休眠體,第二類為菌種直接投放使用,第三類為菌種的發酵產物。目前塘口調水使用的芽孢桿菌屬于第一類制劑,為了保證使用時芽孢桿菌的活性,須在其中加入沸石粉載體以及芽孢生長營養元素。因沸石粉具有的孔隙結構能夠更好的保存芽孢,而芽孢生長元素是為了提供芽孢活化過程所需的必要營養元素。為了達到更好的活化效果,養殖者在使用前還可加入少許紅糖和水兩到三小時,即可得到大量具有很強分解能力的芽孢。菌種不需活化可直接投放使用的如小球藻、蛭弧菌,因其易于保存并能保證活性所以一般都直接使用。第三類微生物制劑并不直接投放菌種,而是使用其代謝產物,如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發酵產物有乳酸,特殊酶,多肽,微生素等,對于養殖動物的生長及體質的提升都有較大好處。

                2.芽孢桿菌在中華絨螯蟹養殖中的應用

                水產上使用的芽孢桿菌是革蘭氏陽性菌,在生長發育的后期會出現內生孢子,孢子抗逆性極強,具有耐高溫,耐酸堿等特點。因此芽孢桿菌制劑具有保存時間長的特點,更方便人們使用。中華絨螯蟹養殖過程中常用三種芽孢菌,枯草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所以通常芽孢桿菌制劑都是復合菌種。

                傳統的養殖觀念認為早期低溫期間不需要肥水,但是由于藻類植物是水體中原始生產者,是水生食物鏈的基礎和最重要的一環,所以為了保證藻類的旺盛生長,肥水是必要的。早期低溫肥水常常會遇到兩個問題:一是早春難肥水,肥料下去不見效是因為我們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大分子有機肥。因藻類吸收大分子物質會消耗高能量,所以一般情況下藻類都會優先吸收小分子營養物質。而大分子營養物質被自然分解成更易吸收的營養鹽往往就需要很長時間,所以肥料下去短時間內,藻類不會有較好的生長。二是多次肥水后,輪蟲大量滋生引起水體白混。輪蟲食性廣泛,單胞藻、細菌、酵母甚至豆漿、發酵魚漿、有機碎屑均可作為其食物。因此早期用肥料長起來的藻類都會變成輪蟲的餌料。為了解決輪蟲過多引起的白混水,通常會殺輪蟲,大量輪蟲的尸體分解后的營養會致使藻類過量繁殖形成“老綠水”。無論白混水還是過肥的“老綠水”都會降低水體透明度,影響伊樂藻的生長。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在肥水時配合使用紅糖水活化好的芽孢桿菌,利用芽孢桿菌超強的分解能力把肥料中不易吸收的大分子有機質快速轉化為易于藻類吸收的營養鹽,來促進藻類生長達到肥水效果。另外,水體白混是蟲子引起的,我們可以直接用安全,高效,廣譜的印楝素殺蟲來解決,芽孢桿菌能夠與藻類競爭氮源和氧氣,因此在水體投放大量的芽孢桿菌,能抑制藻類瘋狂生長,預防“老綠水”。

                在使用芽孢桿菌來預防水草掛臟及泥垢問題時,由于芽孢桿菌繁殖分解的過程會消耗大量氧氣,所以為了防止中華絨螯蟹缺氧一般會在晴天上午使用。另外,由于飼料的不斷投喂,懸浮顆粒也會不停增多,所以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不間斷的使用,一般透明度在30到40公分,水草上的泥垢達到肉眼不可見即是在較安全范圍。

                另外,中華絨螯蟹塘口因種殖伊樂藻,夏季光合作用強時易出現溶氧過高,高濃度的溶解氧會使養殖動物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對有機體許多器官有傷害作用,導致急性或慢性氣泡病,引起中華絨螯蟹的死亡。

                3.乳酸菌在中華絨螯蟹養殖中的應用

                乳酸菌是一類能利用可發酵碳水化合物產生大量的乳酸,無芽孢,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統稱,這類細菌在自然界分布極廣,耐酸,在pH3.0~4.5時仍可生長。乳酸菌是食品微生物利用的一大類菌。在增強牛奶保健,提高青貯飼料質量,提高畜禽生產性能等有較好效果,被廣泛應用在食品制造,醫藥,畜牧業等領域。目前在中華絨螯蟹養殖上有兩類用法,拌飼料內服和養殖水環境潑灑。

                河蟹腸炎病一直阻礙著養蟹者的成功養殖,雖不會造成多大的死亡量,但陸陸續續的死亡也給養殖者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損失。主要表現為吃食量下降,腸道發紅。有部分會表現為胃潰瘍,口吐大量黃色泡泡,長時間得腸炎的中華絨螯蟹都會因營養吸收不好肝臟發白,生長速度明顯變慢。該病的誘因是腸道菌群的改變和體質的下降,致使致病菌感染。所以只要在發病前維持菌群平衡,保證充足的營養即可。在中華絨螯蟹飼料中拌喂乳酸菌可以有效改善這一現象。乳酸菌其菌體自身就富含營養物質,如蛋白質,多種微生素(B1,B2,B6,B12),葉酸,泛酸等,還含有鈣,磷等微量元素,因此乳酸菌在腸道內生長繁殖就會提供足夠多的營養來促進中華絨螯蟹的生長,此外,其發酵生長的代謝物中含有淀粉酶,蛋白酶及多種消化酶,具有協助消化吸收的功能,提高了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利用效率,從而提高中華絨螯蟹養殖經濟效益。

                伊樂藻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直接導致了水體pH值的升高。水體中的NH4+,CN-也會隨著pH值的提高往有毒的NH3,H4S,H2CN等轉化,增加池塘水體的毒性。中華絨螯蟹的腮組織正常為白色,被高PH值腐蝕后變成黃色,嚴重影響到中華絨螯蟹的呼吸系統。可以用乳酸外潑來進行酸堿中和。另外,中華絨螯蟹養殖水體會因藻類,伊樂藻的生長消耗大量的鈣、磷、鎂、碳等營養元素,這些元素的下降會使總堿度急劇下降。總堿度的下降會影響水體自身的解毒能力及緩沖能力。前幾年人們會使用生石灰化水外潑增加水體的總堿度,但是在氨氮高,pH值高時不適合用。石灰水的使用會使水體pH值急劇升高,堿性下OH-增多NH4++OH-?NH3,離子氨會變成有毒的分子氨。生石灰的使用還對養殖動物具有一定的刺激。為了追求安全,避免以上情況發生,現在都會使用鈣鎂合劑配和以乳酸菌為主菌的EM菌來平衡中華絨螯蟹塘總堿下降問題。因為EM菌的的主產物是乳酸,在水體中乳酸會和鈣鎂離子生成碳酸鈣、碳酸鎂,從而快速的提升總堿度。

                小結

                微生物制劑雖然不能解決中華絨螯蟹養殖的全部問題,但芽孢桿菌在中華絨螯蟹養殖中應用于輔助肥水、調節有機懸浮物、抑制藻類瘋狂生長;乳酸菌預防腸炎、調節pH值和提升總堿度問題時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且具有成本底,對環境影響小等眾多優良特點。目前,在中華絨螯蟹養殖中仍需進一步加強有關益生菌的特性及組合使用研究,以發揮更好的優勢提高養殖效益。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