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蟹養殖池塘中有這么一句俗語:新塘旺三年!
新塘是真的能旺三年嗎?
從微量元素上來說,良田改造的蟹塘,在前幾年的養殖過程中是比較容易管理的。是什么原因導致良田改造的河蟹養殖塘,會比較于老塘口會更為容易管理?
這里涉及到的體系太多,我就單獨先說一個,水草!

目前來說,我們河蟹池塘的水草基本以伊樂藻,水韭菜、輪葉黑藻為主,具體是哪些根據各個地區的不同選擇性的單獨種植,或者混合種植。就水草而言,其生長需要多種微量礦物元素。而在水產養殖中,土壤中所蘊涵的微量礦物元素是有限的,用的越多,剩下來的就越少。隨著割草,放草,這些生長出來的植物就流失出塘口。


而在我們的河蟹養殖中,在每年的清塘、干塘的過程中,我們會使用很多的菊酯或者敵百蟲類來清塘,殺野雜魚或者蟲卵等等。很少有塘口在土壤改良中下大功夫。17年年底的時候去高淳那邊做調研,發現在高淳那邊幾乎家家戶戶都在自己住的地方放一些豬糞/雞糞來發酵。深入了解后發現,他們每年基本都會使用一些來改良池塘的土壤。而這些糞便中經過發酵后會富含豐富的礦物元素、酶、菌、氨基酸、有機質等,這些物質在進入池塘后,持續性的改良土壤,而補充進去大量的微量礦物在前期的水草生長和后期的只要一種營養元素不足,營養養分水草養護上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在植物的營養理論中,有一個理論值得大家學習叫——最小養分率
最小養分率是指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必須營養元素中,其他元素都滿足的情況下,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就要受到該元素不足的限制。他的中心意思是:植物為了生長發育,需要吸收各種養分,淡水決定職務產量的確是土壤中那個相對含量最小的有效。在一定范圍內產量隨著最小養分的增減而變化。

對于圖片中的植物對養分的需要程度,并不是說作物對氮磷鉀的絕對需要量是相等的,而且這只是主要的養分標注出來,并沒有將其他的必須營養元素標注出來。
在我們對植物的需要量來說,我們的氮磷鉀缺乏容易補充,但微量的礦物元素卻很少關注。而我們池塘當中在養殖后期就是容易缺乏這樣的微量元素。如果微量礦物元素缺乏,容易導致后期伊樂藻不抗高溫,易腐爛!

而新塘的微量元素足夠,在養殖的前兩年,因為必須的微量礦物元素足夠,它提供給水草的營養組分是均衡和充足的,這樣的條件下,水草的生長和后期保草都比老塘容易。

養蟹先養草,草好水也好!
在河蟹養殖中,水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塘好的水草是養殖成功的一半,那說新塘旺三年,其實還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