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塘里“水草”栽培與管理方法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作者: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  傅太康
水草是河蟹養殖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水草的密度和品種直接影響河蟹的規格和產量;沒有水草,河蟹無隱蔽和避暑場所,影響隱居和蛻殼,容易產生互殘;沒有水草,河蟹無附著物攀爬,影響空間的選擇,容易出現缺氧死亡;沒有水草,會缺少植物營養,提升餌料系數,影響河蟹的消化吸收和規格。
蟹塘水草一般選擇耐低溫的伊樂藻和耐高溫的苦草以及輪葉黑藻。
伊樂藻
在清塘后放苗前,即12月至翌年2月底進行栽培。主要選擇在蟹塘環溝的內外斜坡上交錯移栽。移栽方法可采取莖稈插栽或堆草土壓法。
莖稈插栽是將數量為10~15株一束的伊樂藻切成15~20公分長,插入土壤中3~5公分;
堆草土壓法是將一把伊樂藻放于栽草部位用泥土壓于其上。所種水草行距為60~100公分,待水中伊樂藻成活后再逐漸加水,以水浸沒草的頂端10公分即可。同時在種草區選用根草壯拋灑施肥,促進水草的生根發芽。
苦草
栽培可在3~4月份進行,將上年收集的苦草果實進行選擇栽種。如果用純種子,就提早在翻耕松土后的坂田和青埂上播撒;如果是果實,就先暴曬1~2天,然后浸泡搓揉出種子再拌細土拋撒于青埂和坂田上。如長期無雨干燥,必須加水浸濕。
輪葉黑藻
可在1~2月份種芽苞或谷雨前后種草苗。選擇芽苞栽培時,先將種草區翻耕松土后加水5~10公分,然后用顆粒飽滿的芽苞與半潮濕的細土混拌撒播;選擇草苗栽培時,可用長至10~15公分的輪葉黑藻像插秧一樣在種草區插栽,或者將輪葉黑藻切成5公分左右的節段拋撒于坂田上,之后慢慢加水,使節段浸入泥土后再提高水位至15公分。種草后不能施用化肥,還必須在種草區圍網以防水草在生長期被河蟹破壞。
以上水草在進入生長旺季時,應密切關注其生長情況,長勢不好時及時施肥,出芽率不高或稀少時應補栽。確保在高溫季節蟹塘各類水草的覆蓋率不低于70%,如水草生長過密時應及時清除留空,保證水體流動暢通無阻。
在養殖管理過程中,必須保持池塘水質“肥、活、嫩、爽”,嚴防蟲害和霉菌影響水草發芽。水草生長期要注意因水質變化引起的草臟和爛根。建議:
(1)如果是泥濁臟:第一天用凈水王(每瓶3畝),第二天將混合浸泡后的黑金神+粉劑活菌王+六抗培藻膏(1+2+1用5畝)調養水質。
(2)如果是粘稠物臟:第一天用綠康露(每瓶2畝),第二天用解毒超爽(每瓶4畝),第三天將混合浸泡后的靈活100+藻健康(1+1用2畝)穩水。
(3)如果是根系弱或爛根,第一天用六控底健康+得立康(1+1用3畝),第二天用根草壯(1包5畝)在水草周圍拋撒。
上一篇:【24節氣之驚蟄】投好蟹苗、養好螃蟹 下一篇:養殖戶防控早期蟹苗不吃料有方法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