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防控早期蟹苗不吃料有方法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在蟹苗放養前期,由于前期氣溫低、水位低,光照強,溫度變化大,蟹苗會打洞,或者棲息在水草中,不肯出來覓食,長久體色發暗,甲殼硬,慢慢就變成了“懶蟹”,最終會形成較多的“水癟子”。
1、水草過多
有些人年前就會把伊樂草種植入塘、也有些是上年留下的伊樂藻,春季環溝出現瘋長現象,占據了大量河蟹的活動空間,從而使得河蟹全部躲在草里,不肯出來活動吃食,形成較多懶蟹。
建議:年前種植的水草,要將伊樂草間距拉大到4米/株,對于去年留塘的伊樂草,建議年前或者放苗前拉掉大部分!
2、溶氧不夠
前期水溫較低,藻類缺乏,水質偏瘦,因此溶氧低于覓食的水平(5mg/L)從而影響河蟹正常生長覓食,漸漸出現懶蟹。
建議:使用“藻盛元+豐藻源”培養藻類,促使藻類的光合作用,增加水體溶氧。
3、ph值高
水體堿度過高,PH在9.5以上,影響河蟹攝食,從而出現“懶蟹”。
建議:使用“潤康”調節PH,再次使用“藻盛元+活力源”穩定PH,緩解不攝食現象。
4、透明度較大
水瘦,陽光直射塘底,因為蟹苗是晝伏夜出的動物,極度怕光,因此會打洞躲避陽光,從而形成懶蟹。
建議:肥水“佳樂肥+解定寧”改變水色,減少陽光對其影響。
5、亞硝酸鹽過高
前期大量使用尿素,復合肥,二胺等肥料,導致亞硝酸鹽過高,影響蟹苗吃食,出現懶蟹現象。
建議:禁止使用一切化學肥料,前期蟹苗體質差,化學肥料刺激性大,蟹苗會出現較大不適應癥狀,從而打洞甚至偷死,自切斷爪。使用“藻盛元+豐藻源”培育優質藻類,降解亞硝酸鹽。
上一篇:河蟹池塘里“水草”栽培與管理方法 下一篇:河蟹養殖放苗期的四個注意事項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