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1號”河蟹苗種培育技術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作者:建湖縣水產技術指導站 王金勝 
 
為推進河蟹產業發展,九龍口大閘蟹公司承擔省水產三新工程重大項目“長江1號”河蟹養殖技術示范與推廣,“長江1號”河蟹扣蟹培育取得了成功,現將該苗種培育技術總結如下:
一、池塘選擇
池塘選擇水源充沛、水質清新,無污染,交通便利的塘口,面積在30-50畝。在四周立起60cm高的鈣塑板防逃設施,建有完善的進排水設施,進排水口安裝80目網紗的過濾網。
二、放養前準備
1、清塘消毒
冬季先抽干池水,加固圩堤,修繕進排水系統,挖除過多淤泥,暴曬池塘一個月。下塘前半個月選擇晴天中午,進水10~15cm,每畝用生石灰150kg化漿全池潑灑,進行清塘消毒。
2、種植水草
4月初種植水草,水草品種有伊樂藻、苦草、輪葉黑藻等,占水草種植面積的50~60%,在四周可適當移植水花生,占水草種植面積的10%左右。
3、施肥培水
放苗前15天,進水深0.5m,進水時用80目篩絹過濾,一天后放干,曬池3天;第2次進水深0.4m,當天中午施尿素3kg,過磷酸鈣1kg,過4~5天后池水呈黃綠色或茶綠色,再過5天后即可放苗。如果水色偏淡,再施肥1次,用法和第1次一樣。
三、蟹苗放養
1、苗種選擇
蟹苗應為“長江1號”蟹苗,選購標準:日齡應達6天以上,淡化4天以上,鹽度3‰以下;體質健壯,附肢齊全,活力強,行動敏捷;個體大小均勻;溯水能力強。
2、放苗
放養密度:0.8-1kg/畝。放養時間:5月中旬,在水溫15℃以上。放養方法:放苗前把整個裝苗的網箱放在池水中適應3-5分鐘左右,起水后停留5分鐘,連續2-3次,將大眼幼體沿池四周均勻攤開于池塘塘埂上,讓蟹苗慢慢地自動散開游走。
四、餌料投喂
入池后經2-3天蛻變成Ⅰ期仔蟹,每天投喂蛋白質含量40%以上的0號開口破碎料0.5-1kg/畝兌水全池潑灑;變為Ⅱ期仔蟹后開始投喂1號破碎料, 每畝投喂顆粒料1-2kg/天。15-20天后每畝投喂顆粒料2.5-3.5kg/天;8-9月份每畝投喂顆粒料3.5-4kg/天。分二次投喂,上午8-9點投餌量30%左右,下午4-5點投喂量70%左右。從10月份初開始,投喂量要逐漸下降,每畝投喂0.5-1.5kg天,每天14-15點投喂一次。投飼量以2小時內吃完為宜。投飼量應根據季節、水色、天氣和河蟹的活動情況等靈活掌握。水溫低于10℃時,少投;水溫在5℃以下時,停止投喂。
五、水質管理
大眼幼體階段,水深為0.5m左右。前期池水位控制在0.6-0.8m,7-9月保持在1-1.2 m。夏季氣溫超過35℃和冬季氣溫低于-5℃,把池水加深到1.5m。
蟹苗入池后,3天后每隔3-5天要加水一次,每次加水5-10cm,每隔15天全池潑灑一次生石灰,用量為每畝5-10kg左右。潑灑生石灰7-10天后,每畝施些磷酸二氫鈣3kg,保持水中鈣磷的平衡。7-9月,一般每7-10d換水1次,換水量應掌握在1/4左右,每隔15天潑灑生石灰1次,用量為每畝5-10kg左右。每隔15-20天,用生物制劑全池潑灑1次。
上一篇:暴雨后扣蟹養殖的四個注意事項 下一篇:夏季大閘蟹養殖池塘管理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