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水產養殖貼士:生態高效河蟹養殖技術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隨著河蟹養殖產業的不斷壯大,人們對河蟹規格有了較高的要求,要做到河蟹的高產高效,在養殖中必須做好如下工作: 

                  一、蟹種選擇

                  選購蟹種要以長江天然苗培育的蟹種或長江水系親蟹人工繁育苗種培育的扣蟹為最好,蟹種要規格齊全,體質健壯,附肢齊全,無病無傷,爬行活躍敏捷,身上無附著物,同一批選購的蟹種要放入同一池塘或圍網中。

                  二、放養注意事項

                  1、嚴格把好放養關。配套培育的幼蟹如采取三級放養,可于春季前后放入大池;采取二級放養,可在蟹苗放養20余天、蛻殼兩次后從蟹苗培育池移人成蟹池。具體做到:“一區”、“三改”、“三適”。“一區”,即設置蟹種暫養區,用網圍一塊養殖區,為大塘面積的1/10---1/5,將優質蟹種放入其中強化培育,待大塘的水草長至占整個塘面50%以上、螺螄已繁殖一定的數量再放人大塘飼養;“三改”,即改冬放為春放,改小規格為大規格,改外蟹種為自育蟹種;“三適”,即適當的放養規格、適當的放養時間和適當的放養密度。放養規格一般掌握在每kg80----120只,放養時間宜早不宜遲,放養蟹種要求80%以上為自育蟹種。生產實踐證明,自育蟹種的成活率、抗病力及長成規格明顯優于外購蟹種。蟹種放養前先用6mg/L的高錳酸鉀藥液浸泡10--15分鐘,再放入暫養區。

                  2、放養密度

                  對于水源充足、飼料豐富、飼養管理較好的池塘,放養密度一般控制在1只/m2左右。

                  3、放養時間

                  一般掌握在2月底至3月。蟹種放養,宜選擇天氣晴暖、水溫較高時進行,以保證放養的成活率。

                  三、調節水質

                  整個養殖期間應采取“三調”措施。調新:即注換新水,5--7天注水1次,10--15天換水一次,高溫季節每天注水6--9cm,315天換水—次。調優:即調節pH,將pH值控制在7.5—8.5之間。采用生石灰,每10--15天一次,用量每公頃每m水體深150kg,不但提高pH值,同時增加水體鈣離子濃度,供給河蟹吸收。調活:即施用光合細菌調活水體,每公頃用量75—90kg,每半月施用一次,拌土底施或用水稀釋全池潑灑。通過這三個調節,具體要求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透明度40cm以上,pH值7.5以上,真正達到“清、新、嫩、爽”的目的。調節水質的同時,還須調控水位,按照“前淺、中深、后穩”三個階段來進行。3--5月水深掌握在0.5--0.6m,6--8月控制在1.2--1.5m,9—10月穩定在1m左右,高溫季節適當加深水位,以防水溫過高,影響河蟹蛻殼生長。

                  四、飼料投喂

                  飼料是養蟹的物質基礎,整個生長階段,一方面可利用池塘中人工培育的水草和其他飼料生物,另一方面大部分飼料還需要人工投喂。

                  1、飼料來源

                  主要從兩方面人手:一是水草、螺螄等基礎飼料的培育,二是人工投喂飼料。水草種植覆蓋率一般都在70%左右,螺螄在清明前后,投喂每公頃4500kg左右,8月份補充一次投放每公頃1500kg。在人工投喂上,按照“前期精,中間青”,“葷素搭配、青精結合”的科學投飼原則和“四定”、“四看”的科學投喂方法進行人工投飼管理。前后期以動物性飼料和河蟹顆粒飼料為主。中期以植物性飼料和水草、南瓜為主。堅持做到不投喂變質的飼料,及時撈取殘渣剩飼。

                  2 、科學投飼

                  首先要注意飼料質量。要求使用全價飼料代替鮮活飼料。配合飼料要求營養全面、成本低、飼料系數低、使用方便、誘食性好、不污染水質。其次要注意飼料投喂地點。投飼地點要適當,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經常對投飼點進行消毒。第三要確定合理的投喂時間與次數。在傍晚適當多投一些。一般來說,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是值得推廣的。在疾病暴發的季節可適當減少投喂的次數。第四要確定合理的投喂量。根據不同規格、不同的養殖季節、不同的氣候、不同的環境條件以及養殖狀況來確定。注意不要使河蟹吃得太飽,也不要使其因攝食量不足而影響生長。在疾病的暴發季節,要適當減少投飼量,一般為平時的80%左右。

                  五、病害防治

                  河蟹疾病的防治,必須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堅持以生態防治為主,藥物防治為輔大力推廣河蟹生態養殖技術,達到不生病或少生病,不用藥或少用藥的目標。即使用高效、低毒、無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藥物進行輔助防治。使用的主要藥物有生石灰、二氧化氯、強氯精、硫酸鋅、中草藥等。用量標準:生石灰每公頃1O---15kg,化水潑灑;二氧化氯每公頃3kg,化水潑灑;硫酸鋅0.2g/m3,化水潑灑(均為1m水深用量)。中草藥每百kg飼料添加1--1.5kg,制成藥物投喂,連喂5--7天。防治方法:一是治病與治蟲相結合(先治蟲后治病),二是內服與外用相結合,三是西藥與中藥相結合,四是不同藥物交叉使用,五是提前采用藥物預防。種植水草、移植螺螄是改善水體、改良底質環境兩項重要技術關鍵。施用光合細菌控制有害細菌的生長與繁殖效果明顯。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