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漁業科技入戶典型經驗介紹:河蟹養殖水體環境調控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南京市高淳縣淳溪鎮駝頭村村民李和春,初小文化,在本村永聯圩內從事水產養殖多年,河蟹養殖面積70畝。今年年初南京市高淳縣遭受百年難遇的大雪,加上初春時長時間的低溫,對水產生產影響很大,但李和春圍繞河蟹養殖水體環境調控做文章,精心管理,2008年他的成蟹養殖仍獲得畝產成蟹41公斤,平均規格190克/只,畝均毛利2550元,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在河蟹養殖生產過程中,河蟹的生存、成長受水質環境因子的影響頗大,所謂“養蟹即是養水”,可見水質管理在河蟹養殖中的重要性。雖然河蟹養殖池本身有自凈能力,可將有機物分解后作河蟹成長的營養源,但是當過量的有機物投入而超出其自凈能力時,必然引起水質與底質的變化,進而影響河蟹的生存與生長。為更好地改善河蟹養殖水體環境,李和春主要采取了如下一些技術措施;

                一、清淤消毒

                養殖池有機物和腐殖質淤泥往往是水質惡化并誘發病害發生的根源。在11—12月份存塘水產品賣出后,及時清理環溝和塘埂,清除池底過多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潑灑,進行消毒、曝曬、徹底殺滅各種病原體。春節前將池中板田翻耕一遍,施入發酵豬糞進行肥田,這樣有利于減輕自身污染,改善水質和底質條件,預防河蟹病害的發生。

                二、移栽水草

                實踐證明水草的作用很大,首先它本身就是優質的河蟹餌料,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能促進底棲生物的繁殖,對蟹的脫殼隱藏有較大作用。其次能遮陰降溫,有草的池塘和無草池塘其水溫在夏季高溫季節可差5℃以上,水草還能有效的吸收水體的氨氮,防止水質過肥。另外還能吸附水中的懸浮顆粒,增加透明度。水草主要有輪時黑藻、苦草和伊樂藻,成蟹養殖過程應使水草在池中多品種共存、分布合理,占池塘面積的70%左右。

                三、及時追肥

                蟹塘內的水草、螺螄及浮游生物的培養需要大量養料,要根據塘內水色及時追肥。春季以有機肥、尿素和生物肥料為主。高溫季節,以復合肥和生物肥料為主。整個養殖過程始終保持水質肥嫩活爽,水體有充足的溶氧。

                四、移植螺螄

                在冬春季節,清塘以后每畝投放400公斤左右鮮活螺螄,分三批投放為宜。活螺螄既能松動底層泥土,使底泥的無機鹽加快釋放到水中,又能清除池中殘餌等有機廢物,其次螺肉含有豐富的鈣磷,能促進河蟹的生長和脫殼。

                五、勤換水

                廣大養殖戶都明白“春淺夏滿,秋勤冬深”的道理,平時很注意水的深淺。在養殖過程中,保持定期注水,造成微流水來養殖河蟹,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加水應選擇在凌晨或上午進行,不宜在傍晚加水。遇連陰天、蟹吃食異常、高溫天氣等情況增大換水量,使水質、水溫、溶氧都能保持在較好的水平,有利于河蟹的吃食和對飼料的利用。

                六、使用微生物制劑

                進入6月以后是微生物制劑在蟹池中廣泛應用階段,也是微生物制劑應用效果較好的時期,可定期對蟹池應用,一般7—10天左右應用一次。應用的原理是利用生物制劑中異氧有益細菌進入養殖水體后,發揮其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固氨等作用,把河蟹的排泄物、殘存飼料、生物殘體等有機物迅速分解成為二氧化碳、硝酸鹽、磷酸鹽等,提供營養,促進水草的生長,同時自身迅速繁殖成為優勢菌種,從而抵制病原菌的生長,既調節水質保持水體良好的生態環境,又可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在養殖后期,特別是高溫季節,養蟹塘中的有機物非氧化分解沉積在底部,容易形成一片黑色底泥區域,產生氨氮、硫化氫等有毒物質,使水質惡化。改善的方法有定期潑灑石灰和使用底質改良劑。施用石灰可以提高PH,使水呈弱堿性,并能促進底泥中氮、磷等營養物質釋放于水中;使用底質改良劑是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制作的可提高轉化效率的催化劑,投入到泥水界面層,從而起到改善底質、水質的目的。

                李和春的成蟹養殖中能取得很好的效益,主要得益于他平時非常注意池塘水色的變化,然后根據水質情況,及時地通過施肥、栽草、放螺、調換新水、潑灑微生物制劑等措施,始終保持池中良好的水質,給螃蟹生長營造了理想的生態環境,這是他養殖多年來一直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