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科技入戶典型經驗介紹:微生態制劑在螃蟹生態養殖生產中的使用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隨著南京市高淳縣螃蟹苗種放養密度不斷增加,養殖產量不斷提高,蟹塘的生態環境與水質調節已被廣大養殖戶越來越重視,實踐證明,在螃蟹養殖過程中,全程使用微生態制劑對改善蟹池生態環境,調節水質,提高螃蟹機體免疫力,預防疾病,促進生長等方面有明顯的效果。但是,由于微生態制劑的使用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大規模養殖條件下使用的效果差異很大,為了取得微生態制劑的最佳使用效果,下面就微生態制劑的使用談幾點個人想法,供參考。
一、微生態制劑的種類
微生態制劑按菌種分大致可分為四大類,一是乳酸菌類,二是酵母菌類,三是芽孢桿菌類,四是光合細菌,這些菌類,都是已經證明對養殖動物和水體環境有益無害的細菌,故又統稱為益生菌,這些益生菌各有各的特點,例如光合細菌,它能直接吸收利用水中的氨、氮、硫化氫等小分子有機體作為自身的營養,同時它自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可以被養殖動物吸收利用,但是它卻不能利用動物的排泄物,殘存的餌料,生物殘體等大分子有機物,酵母菌則對減輕動物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癥狀有明顯的效果。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微生態制劑商品名五花八門,種類繁多,有幾十種乃至上百種。養殖戶在購買時,一定要仔細看清標簽上注明其所含的主要菌種,投入水中或拌鉺投喂后的主要作用機理,有針對性地使用。
二、微生態制劑的使用
微生態制劑在螃蟹養殖生產上可以常年使用,既可以在苗種培育階段,也可以在成蟹養殖階段,夏季使用效果更好。主要是因為夏季池塘中螃蟹等養殖動物的存塘量,增加動物排泄物,殘存的鉺料和水生植物的死亡給水體生態環境平衡帶來了隱患,通過使用微生態制劑,可以有效地分解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維持水體生態環境平衡,確保我們的養殖動物少發病或不發病,螃蟹養殖過程中,從四月份到九月份使用微生態制劑,在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投入池塘中的制劑經過一段時間會自然消亡,因此在養殖過程中要定期使用,一般十天左右使用一次,使用前后最好進行活化培養;二是使用后三五天內不要大量換水,以避免這些菌種隨換水而損失;三是一般在晴天中午使用效果最好;四是如果池塘中使用了消毒殺菌的藥物,要等到藥效消失后方可使用微生態制劑;五是微生態制劑不能替代藥物治病,只能起到凈化水質,改善水體生態環境、促進生長,提高機體免疫力的效果。
三、微生態制劑的缺陷
1. 在自然養殖條件下,有許多因素的會影響微生態制劑的使用效果,例如天氣、水溫、水質好壞、水體肥度、養殖的種類,使用效果差異很大。
2. 目前的微生態制劑產品質量不穩定檢測方法混亂,無統一的國家標準,因此養殖戶最好選擇大廠家的品牌產品。
3. 微生態制劑的保存要在避光、低溫條件下,一般在5—15℃之間,目前我縣的經營戶達不到這一保存條件,勢必會造成產品菌種含量達不到商品標簽上注明的含量,而且還會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而不斷降低菌種含量,因此,養殖戶最好購買出廠時間較短的產品,同時現買現用,盡量不要長時間存放在家中。
4. 有些菌種投放進水體后大量繁殖,會迅速消耗氧氣,因此在使用時最好開啟微孔增氧或使用增氧劑,以免造成蟹池缺氧。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