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季節養殖戶要謹防河蟹疾病高發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高溫季節是河蟹快速生長時期,同時也是病害發生的高峰期。為使廣大養殖戶防治蟹病,減少經濟損失,現將高溫季節河蟹疾病防治有關技術介紹如下:
    一、.黑鰓病
發病高峰在7-10月份,主要危害80克/只以上的河蟹,發病率達10-20%,死亡率較高。
    1、癥狀:病蟹鰓絲發黑、發暗,嚴重時全部發黑,鰓絲殘缺不全,末端壞死,腮絲上長滿藻類或原生動物,病蟹爬上岸及水草上,行動緩慢,呼吸困難,嚴重者幾小時內死亡。
    2、防治方法:
    (1)預防:經常換水,保持水質清新,發病季節,每隔15天左右用15-20毫克/升的生石灰全池潑灑一次。(2)治療:一可以連續用15-20毫克/升的生石灰潑灑兩次,每天一次。二可以用維生素C及環丙沙星3—5克/千克拌餌投喂。
    
二、顫抖病
該病在我國河蟹養殖區域均有發生,主要危害二年齡幼蟹和成蟹,死亡率達100%,流行時間為5-10月份,流行水溫為25-35℃,8-10月份夏季高溫尤為嚴重,10月以后,該病也隨著水溫下降而逐漸減少。
1、癥狀:病蟹行動遲緩、停食、上岸不回水,步足痙攣狀顫抖、抽搐或僵直,腹部離開地面,甚至蟹體倒立。肝臟呈紫或灰白色,嚴重者糜爛、腫脹,肛門紅腫、無糞便,偶有長條狀污物黏附,體腔正常,步足和螯足環于腹下,最后病蟹因神經紊亂、呼吸困難、心力衰竭而死。
    2、防治方法:治療效果不明顯,以預防為主。(1)放養前應對池塘和苗種進行嚴格消毒,水草覆蓋面達50-60%,保證水質清潔。(2)定期用1.5毫克/升漂白粉潑灑消毒。(3)發病期間用1.5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潑灑,連用兩天。(4)在飼料中添加0.1%土霉素連用5天。
    
三、甲殼潰瘍病
該病主要流行于成蟹和越冬期的蟹。在成蟹養殖過程中,4-9月份較為流行,尤其在水溫17℃以上的春末夏初,發病較為普遍,任何河蟹養殖區域均有發生。
    1、癥狀:病蟹甲殼上、步足各節、背甲、胸板或腹部有數目不定的黑褐色潰瘍性斑點,尤以蟹的腹面較為常見。如果潰瘍深度未達到表皮者,在河蟹蛻殼時就隨之蛻掉,如潰瘍達到表皮層之下時,蛻殼較為困難。
2、防治方法:
    (1)預防:一是防止機械性損傷,發現病蟹及時清除。二是養殖過程中定期用生石灰、二溴海因等消毒劑消毒,能夠有效防止該病發生。(2)治療:一是發現病蟹用2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潑灑。二是用濃度0.05-0.1毫克/升或20-25毫克/升福爾馬林連續潑灑兩次,隔天一次。三是用0.2%土霉素拌餌連喂5天。
    
四、爛肢病
該病主要危害幼、成蟹,主要流行季節為6-10月份。
    1、癥狀:病蟹腹部、附肢腐爛,肛門紅腫,活動遲緩,嚴重時病蟹不攝食,逐漸昏迷或無法脫殼而死亡。
    2、防治方法:
    (1)預防:一是幼蟹放養前在2~4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0分鐘。二是養殖過程中謹慎操作,避免河蟹受傷。三是定期用生石灰15毫克/升或漂白粉1-1.5毫克/升全池潑灑消毒。(2)治療:一是用1毫克/升土霉素全池潑灑。二是用15毫克/升生石灰全池潑灑,每周一次,連用2-3天。三是按1000公斤飼料添加10%氟苯尼考0.5公斤的比例投喂,連喂3天。
上一篇:螃蟹池放養草魚控制水草瘋長 下一篇:南瓜顆粒喂養閘蟹 瓜農增收漁場受益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