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災區螃蟹復產的關鍵步驟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功能用途
                  推動災區河蟹恢復生產,提出“一圍二種三投螺;稀放混養品種多,藥浴施肥不可少,強化營養最重要”等技術措施。
                  技術措施
                  1.圍蟹種草
                  養蟹水體必須保持水草資源,大力提倡圍蟹養草,圍欄種草,以草養蟹。只有建造一大批“水底森林”,才能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才能養出規格大,品質好的“青背、白臍、金腳、黃毛清水大閘蟹”來。
                  2.投放活螺螄
                  每畝蟹池投放活河螺(紅殼螺螄)150千克~250千克,最晚3月中旬前結束。
                  3.稀放混養
                  蟹種按每畝500只~600只放養,規格在每千克100只~150只。為增加蟹塘養殖總產量,池塘中可增加青蝦、魚類的套養比例。混養種類越多,生態系統的彈性越強,緩沖力越大,養殖結構越穩定。前題是與主養的河蟹在水體、餌料等方面不產生矛盾。
                  4.蟹種藥浴
                  蟹種放養前用藥浴消毒,防止水霉病。采用萬分之一的“新潔而滅”藥浴15分鐘。
                  培育肥水
                  蟹種放養前15天~20天,每畝水面施用發酵有機肥150千克~200千克,以培育浮游生物。一方面為蟹苗提供天然餌料,另一方面可防止水體透明度過大而滋生水綿(青泥苔)。池水透明度保持在50厘米~80厘米。
                  6.強化營養
                  水溫在5℃以上河蟹就可攝食,此時可用香味濃,容易消化的食物作為誘食餌料,如酒糟、麥芽等。另外,適當投喂動物性餌料。
                  7.加強池塘管理
                  (1)做好蟹池清潔衛生工作。發現死魚、死蟹必須及時撈出,并專門用一深坑,加生石灰或漂白粉后深埋處理,嚴禁死魚、死蟹亂丟,否則容易造成病害傳染。
                  (2)做好池塘管理日記。
                  (3)加強病害的監測和防控。  

                  作者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