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蟹池塘如何種植金魚藻?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金魚藻別名松鼠尾、毛刷草,屬沉水漂浮性水草,綱落泥無根,輪生8~10片針形葉,葉節間生芽分枝,枝條繁殖。該水草生長旺盛,嫩綠多汁,但草魚、團頭魴不食,而河蟹特別愛吃。因此是河蟹的專用水草。每畝水面一季可產鮮草5000多千克,經濟效益可觀。現將金魚藻種植技術介紹如下:
(1)河蟹池種植管理
移栽時間在4月中下旬,或當地水溫穩定通過11℃即可。起苗前要注意天氣變化,栽雨不栽風,下雨天可以移栽,起大風禁止起苗移栽,防止嫩頭失水枯死。將事先準備好的苗在下午3點之后起水理順。如移栽池水深l.2~1.5米,金魚草藻的長度留1.2米,水深0.5~0.6米,草莖留0.5米。準備一些手指粗細的棍子,棍子長短視水深淺而定,以齊水面為宜。在棍子入土的一頭離10厘米處用橡皮筋繃上3~4根金魚藻,每蓬嫩頭不超過10個,分級排放。
移栽時做到,深水區稀,淺水區密,肥水池稀,瘦水池密,急著用則密,待著用則稀的原則,一般栽插密度為深水區1.5米×1.5米栽l蓬,淺水區l米×l米栽l蓬,以此類推。栽插時人不要下水,以防攪渾池水,影響蟹苗正常生長。先將池水放淺20厘米,用腰子盆或劃子(小船)裝好苗子,1人劃漿1人栽插,輕拿輕栽,棍子入泥10厘米左右,草頂頭齊水面為好。
(2)商品草種植管理
利用溝河湖灘或季節性水域種植金魚藻,是一條致富創收的好門路。種植管理與河蟹池不同之處如下:
①宜密不宜稀 
要想奪高產,基本苗不足,產量就難以上去,按畝水域移栽l 200蓬為宜。
②宜淺不宜深 
移栽區水深最好保持l米之內,水過深綱粗葉少,產量低,商品利用率也低。
③宜肥不宜瘦 
凡是不能養魚養蝦的荒蕪水面基本上都是劣質水域,移栽前撈去水苔和其它雜草,按每畝水面施過磷酸鈣25千克作基肥,氮肥少施,以防綠藻占領水面。
④采收與追肥
移栽到第1次收獲大致50天。采收時將棍子拎起抖一抖,在水中轉上4~5轉,將棍子一橫2手往上一拎,l蓬草就是1個大紗錠。起l排留3 排,第2次收獲需間隔30天左右,收3排當中的l排。第3次以后不需間隔多少天,只要核上價隨時都可采收。為了保持鮮草的新鮮度,必須在上午8點鐘之前運輸投放結束。每次采收后畝水面施標準復合肥4千克。
(3)金魚藻越冬管理
金魚藻分布世界各地,不需人工保護也能自然越冬,越冬時嫩頭死去,老莖沉水越冬。但人工保護苗能提前1個月移栽,可及時供應蟹池所需。
選擇排灌方便處建越冬池,池寬2米,長3米,可供l畝水面種苗,按需建池。池深1.5米,水深0.5~0.6米。10月中旬采集種苗,種苗莖長50厘米, 3~4根為l蓬,按移栽方法挨一挨二扦插,以苗頭互不相擠為好。12月中旬將池水加到l.2米,扣上塑料拱棚,四周封嚴壓實。翌年2月下旬將池水降至l 米,每平方米用過磷酸鈣20克,加細土0.5千克撒施,3月下旬揭膜煉苗,4月中下旬即可起苗移栽。
上一篇:如何控制成蟹池的放養密度? 下一篇:養蟹池塘如何種植輪葉黑藻?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