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螃蟹溫室培育模式分析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蟹苗規格  
                  早蟹苗

                  養成蟹種  
                  一齡蟹種

                  培育方式  
                  溫室培育

                  培育特點  
                  4 月1日之前出池的蟹苗稱為早蟹苗,一般早蟹苗只培育仔蟹,不培育扣蟹,利用早蟹苗培育的仔蟹在當年大部分可養成商品蟹。早蟹苗出池時水溫較低,要把早蟹苗培育成合格的仔蟹,主要的限制因子是水溫。一般在水溫達到15℃以上時才能開始放苗培育,而且放苗后要使水溫逐步上升,并盡快穩定在適宜水溫20-25℃ 之間,使變態順利、快速,成活率高。溫室培育仔蟹,其優點是可以提前培育仔蟹的時間,在2月或3月就可以進行蟹種培育,可以有充裕的時間來進行大規格的商品蟹養殖。

                  清塘施肥  
                  一般在冬季進行,先放干池水,挖去淤泥,修補塘埂、堤埂漏洞,暴曬半月后再放水。培育池消毒在蟹苗放養前10多天進行,每畝用生石灰75-80千克加水溶化,未冷卻前全池均勻潑灑,池中須積水5-10厘米,經7-10天,加注新水。如果敵害多,還可用清塘凈和敵殺死兩次清塘,每畝先用0.8千克清塘凈撒于池中以殺死有紅血球的敵害生物,過1-2天再每畝用0.5千克的敵殺死集中灑于龍蝦多的水域以殺死龍蝦等甲殼類生物,再過6-10天放換2次水,以除余毒。幼蟹下池前3-5天,每畝施200-300千克腐熟糞肥,以培養浮游生物餌料。

                  結構建設  
                  培育池可采用土地,位置應選擇在避風向陽、土質較好、不滲漏、水源無污染、進排水方便、靠近電源、交通方便的地方。可在地面上直接開挖,也可以在原有魚塘的中心溝、環溝或小河溝中截取一段改建。池呈長方形,東西向,寬5-10米,長度不限。池深1.2-1.5米,池底中間深,兩邊淺,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換水和集苗。斜形大棚,要在培育池北邊堆一高出池口1.8米左右、頂寬50厘米左右的埂,埂外側斜坡狀,埂內側修一條50厘米寬的走道。培育池進水口前建一蓄水預熱池,水深40厘米左右,面積可稍小于培育池。每個培育池建獨立的進排水系統。池兩端各設一小型的進排水閘或管道,進排水口安裝過濾網,排水口外建一集苗槽,便于設置網箱集苗。另外還要準備鍋爐用以給培育池增溫,培育池內還要安裝羅茨鼓風機用以增氧。

                  投放密度  
                  如準備二級飼養的,一般每平方米放蟹苗1200只左右;如準備三級飼養,第一級2月中下旬投苗密度為2000-2400只/平方米。培育10天左右,幼蟹規格達Ⅱ-Ⅲ期時進行第二級培育,投放密度為600-1000只/平方米小幼蟹;經10-15天的培育,小幼蟹的規格達Ⅳ-Ⅴ期(4000只/千克左右)時,分棚進行第三級培育,密度為20-40只/平方米;經過25天左右的培育,每千克仔蟹種可達200-300只,這時再投放露天水域養殖。

                  餌料投喂  
                  放苗后一個星期內以魚糜、蒸蛋(2:1)為主,適當投喂些豆漿、血粉、嫩葉蔬菜等。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投喂些紅蟲(水蚤)等活餌料。每晝夜投喂6-8次,白天2-3次,晚間4-5次,餌料量為幼體重的200%,其中白天占40%,晚間占60%;7天后以魚糜或專用顆粒餌料為主,投量逐日下降至幼蟹體重的 20%,投喂次數也減至一日3-4次,其中上午1次,下午2-3次;15天后可喂些磨碎篩過的細豆餅、豆渣、魚糊、蚌肉糊、蛋雞餌料或專用顆粒餌料,每日投量為蟹體總重的10%-15%。總之,投料量以吃飽吃好為原則,殘餌不能多,不能污染水質。

                  水質管理  
                  池水要清新,溶氧5毫克/升,PH7.0-8.0,水的透明度30-40厘米,蟹苗入池后1-2天施光合細菌5-8毫克/升。注意調節池水深淺。深水區水深保持60厘米,淺水區保持10-15厘米,水溫控制在20℃上下,每12-24小時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量占池水量占池水總量的1/3。水源不足的地方可用經太陽曬過或加溫的符合蟹用標準的地下水補給,注入的新水溫度與池水的溫差不應超過3℃。如新水水溫低,則應加溫通過配水池、配水管注入。如果條件不具備,氣溫下降時,可在大棚上蓋草保溫。如果大棚內溫度太高,則需開門窗(或揭棚)通風透氣。大棚內每個小池都應掛氣溫、水溫表,并及時檢查記錄。每天要沖氣增氧3-4次,每次1小時左右,蟹苗或幼蟹蛻變高峰期氣量不宜過大,水面出現微波便可,以防干擾蛻皮蛻殼。放苗后10天內每2個小時作一次記錄,以后每天作一次記錄。

                  病害防治  
                  由于保溫培育蟹種密度高、水體小、投餌多,易于發生病蟲害,因此,要特別注意防治工作。要防重于治,在蟹苗投放前就應對池、溝及用具進行徹底消毒,檢查放進的水是否符合蟹用標準,進水要用20目篩絹過濾。蟹苗投放后,每兩天灑0.5毫克/升土霉素或1毫克/升的呋喃西林,也可每三天每畝用5千克生石灰化成乳全池潑灑,還可每隔五天在餌料里拌土霉素投喂(10克/千克飼料),如果蟹苗或幼蟹發病,應針對病種病情施治。對鼠、魚、蛙類等敵害要及時捕滅。

                  日常管理  
                  保溫培育蟹種要有專人管理,要有嚴格的輪換班和檢查記錄制度,要收聽天氣預報,注意天氣變化,充分做好防寒和防高溫準備,特別是晴天白天溫高時要注意開窗揭棚通風降溫,夜間溫低時注意增溫度,認真觀察蟹苗和幼蟹攝食、活動情況,注意水質變化,切實做好防逃、防漏、防風、防雨和防病蟲敵害等工作。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