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養殖螃蟹致富的劉勇齊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在江蘇省金湖縣的白馬湖村,有一個人養得螃蟹不是最多,占的塘口不是最大,可是他的一舉一動都倍受關注,很多人一提起他言語中就透著欽佩和驚奇。

                  李祿華:“因為他在我們這地方名氣很好,養蟹每年都賺錢的。”

                  候二:“他看市場比較準的,我們家在白馬湖這個地方,一般的人家看他賣人家才賣呢,都以他為中心吧。”

                  白馬湖村的100多戶螃蟹養殖戶,都在效仿一個叫劉勇奇的人,他的每次出船、收網、出貨、進貨,都會引起周圍人的注意。2004年秋天,跟他合作多年的伙伴候二卻跟他大吵了起來。原因是劉勇奇要把在村里收的3000斤的螃蟹運到杭州去賣,

                  候二:“到杭州冒險,要漲漲幾十塊一斤,要掉就掉幾十塊。”

                  劉勇齊:“我這個人喜歡冒險,到杭州去買能大起大落,跟炒股一樣,碰到機遇了能賣個好價錢。”

                  在白馬湖人們通常把螃蟹運到揚州的水產市場去賣,但是劉勇奇偏偏把螃蟹運到價格大起大落的杭州去賣。兩個人因為到哪里賣螃蟹爭執不下,誰也不肯讓步。

                  劉勇齊:“當時吵得挺兇的,大家半紅了臉,后來他沒有拌過我,還是去了杭州,最終還是賣上了好價錢。”

                  當時3000斤螃蟹在杭州每斤多賣了6塊錢。這是侯二壓根就沒敢想的價錢。通過這件事,候二開始打心里佩服劉勇奇,

                  候二:“他雖然比我小,但是我就聽他的,他認為他看行情比較準,他說今天價格能去賣那我就去賣吧。”

                  從此以后,兩人合作都是劉勇奇說了算,其他養殖戶也跟著他行動。憑借十多年做螃蟹生意的經驗和觸覺,劉勇齊漸漸摸準了螃蟹價格的起伏脈絡,他總能抓住價格高的時段賣出自己的螃蟹,一半靠冒險,一半靠經驗。

                  劉勇齊:“我呀就是對這個市場信息呀,我比別人來的快,而且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吧我認為,我知道什么時候好賣什么時候不好賣。”

                  劉勇奇除了愛冒險,更愛先聲奪人,別人開始倒螃蟹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倒蟹苗了。從2002年開始眼看白馬湖養螃蟹的人越來越多,劉勇奇不在養螃蟹上花心思了,而是整天騎著摩托車跑遍當地的蟹苗站。最后在連云港找到了放心的蟹苗。


                  劉勇齊:“養了當年呢又賣了六七萬塊錢,所以說當年賺了錢了,我有信心了,心里有底了。”

                  看到蟹苗的質量可靠,劉勇齊決定在養螃蟹的同時,做代銷蟹苗的生意,把蟹苗賣給當地的螃蟹養殖戶

                  劉勇齊:“第一個他給我心里有底的就是他苗的質量好,二本身我從事的職業以前就是販小魚出身的,我喜歡做生意嗎,所以說動這個腦筋了,既然他的苗好,我把它們拉過來,我從中他多少給點就是說辛苦費給我。”

                  每斤蟹苗對方付給劉勇齊100塊錢的回報。因為他的蟹苗質量可靠,白馬湖十幾萬畝的水面,就有百分之二十的養殖戶從他的手里賣進蟹苗。

                  可是2003年金湖縣發了一次大水,劉勇奇的塘口也受了損失,這時候自己家都顧不過來,他卻在不遺余力地幫助一個互不相干的外村人。這個人叫李祿華,家里的螃蟹全軍覆沒后,他找到了劉勇齊,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

                  李祿華:“找他第一個讓他幫我把蟹養好,而且到最后養成成熟蟹的時候,他還可以幫我代賣了,這個價格上還可以高點所以我就去找他了。”

                  李祿華來找劉勇奇的時候,家里人就勸他非常時期還是各掃門前雪,劉勇奇卻堅持要幫李祿華

                  劉勇齊:“他找到我,當時我答應他了我說明年好了,你跟我走好了,我一定讓你發財,當時我跟他夸了一個大口。”

                  原來當時劉勇齊知道,李祿華所在的村子有一百多戶的螃蟹養殖戶,如果能幫助李祿華養殖成功,就等于給自己打出了活廣告,更能爭取到那個村子的螃蟹養殖戶來買自己的蟹苗。就這樣劉勇齊從育苗到賣蟹一路幫到底。

                  李祿華:“2004年我進了30斤的苗子,以后在他的指導下,一共育出了一百幾十萬只吧成活率很高的。”

                  在劉勇齊的幫助下,蟹苗不僅成活率衡高,養成成蟹的時候還能比別人賣的價錢高出2塊錢,一年時間李祿華便咸魚翻身。

                  劉勇齊:“通過一年的努力,他那一年他賺了,賺了十多萬那一年。”

                  李祿華的大翻身吸引到同村的螃蟹養殖戶,隨后村里一百多戶的養殖戶先后找到了劉勇齊。

                  劉勇齊:“他們家周圍養螃蟹的那一塊,有幾千畝,寶應那邊的,一片的人都知道我拿苗拿得挺好,他們都通過他來找我。后來真正跟我去拿苗的有60多家吧,他們那一年拿回來的苗質量都挺好的。”

                  劉勇齊當初的設想就是通過幫助李祿華來驗證自己的蟹苗好,現在引來了一大群的客戶,這也是在劉勇齊意料當中的。漸漸地,向他買蟹苗的人越多,劉勇齊賺錢的思路也就越多。

                  劉勇齊:“每年我在想,就是說,他們既然養螃蟹了,來拿我的苗,為什么不用我的藥,不用我的飼料呢,這樣連貫起來不是一樣嗎,對他們對我都有利。”

                  很快劉勇齊在街上開了自己的門市,春夏季專門銷售蟹苗,蟹藥,和螃蟹飼料。到了螃蟹旺銷的秋季他就開始挨家挨戶的收螃蟹,多數的時候劉勇齊都能在杭州或上海賣個好價錢,但不是每次都有好運氣。一次他和候二滿載了4000斤的螃蟹運到杭州去銷售,按照當時預計的價格每斤應該在60到一百塊錢之間,但是當他們到了杭州卻傻眼了,螃蟹的價格降了一半還多,為了減少虧損二人當即決定把螃蟹運到上海去賣。

                  劉勇齊:“到了上海價格還是一路往下跌,最后不賣不行了,十幾塊,最后五六塊錢就賣了。”

                  這次損失對劉勇齊的打擊很大,就在他懷疑螃蟹的市場是否還有前景的同時,一個在杭州作大閘蟹的客戶問他定1000斤的大閘蟹,對方要求螃蟹的個頭要在六兩到半斤左右。看著自己三兩四兩的螃蟹,劉勇齊一時間不知所措。連做夢都想著養出大螃蟹的劉勇齊去杏花市參加了一個螃蟹養殖示范戶的推廣會,來到養殖戶朱昌瑜的塘口他卻愣在了岸邊。

                  劉勇齊:“大家都看直了,我去一看也傻了眼了,我說沒見過這么大的螃蟹,,當時我還有點不信了,后來他從地籠里面倒出來,還是大的,塘里面,四周爬的全是。”

                  朱昌瑜養的大螃蟹看得劉勇齊兩眼放光,想了很長時間的大螃蟹仿佛從天而降,劉勇齊知道他終于找到了養大螃蟹的內行人。

                  劉勇齊:“回來以后我好幾天睡不著覺,在想為什么他們能養出大蟹出來,為什么我就養不出來,我要嘗試,我要去做。”

                  要養大螃蟹的劉勇齊首先是再去找朱昌瑜,但是素不相識的情況下,對方并不愿意教授給他技術。可是劉勇齊不死心,三番五次跑到朱昌瑜的家里請教。

                  這期間上海又向劉勇奇定購大閘蟹,他就把朱長瑜的螃蟹推銷給對方自己分文不取。

                  朱昌瑜:“我就把這個養殖的模式告訴他了。”

                  劉勇齊的螃蟹為什么長不大,原來一畝地里放1500只螃蟹,屬于高密度養殖,

                  劉勇齊:“他們搞得那種模式,推廣的就是生態養殖,就是一畝地放四百只螃蟹。”

                  認準了養大蟹的劉勇齊,2006年開始在60畝水面進行試養。

                  劉勇齊:就是按照杏花那里的模式,放了400只搞了一個生態養殖,我逮蟹那一天,我們家的鄰居,養殖戶,四周的人都來看了,看了他們嚇了一跳,他們都吃驚了,說你的螃蟹養這么大。”

                  大螃蟹養出來了,劉勇齊希望養殖戶能像他這樣一起養殖大蟹,由他統一去賣。可是一直用傳統方式養殖螃蟹的養殖戶卻擔心大蟹,賣不上價。

                  劉勇齊:“我跟養殖戶去談,跟他們去溝通,我叫他們按照我的思路,這個模式去養,他們肯定不愿意的,對不對,他們也想不到。”

                  即使劉勇齊承諾外地的市場一定有銷路,還是沒人敢用新模式養大蟹。劉勇齊決定從本地市場入手。白馬湖生態旅游的水上餐廳消費的都是本地的螃蟹,劉勇齊找到了水上餐廳的老板蔣正明。

                  蔣正明:“當時他來推銷,我不相信,在沒辦法的情況下他就放我這一部分蟹,給我試吃。”

                  劉勇齊的大螃蟹一上桌就受到了客人的追捧,因為他們在這里沒吃過這么大的螃蟹。

                  蔣正明:“當時客人就問我了,問我這個蟹是哪來的,反映味道鮮美,膘好,螃蟹的蟹黃和蟹膏都比較豐滿。”

                  打聽到螃蟹是劉勇齊養的,一位揚州來的客人飯桌上就給劉勇齊打電話。

                  劉勇齊:“就是在桌上打電話給我了,就說劉老板你的螃蟹很好吃呀,我準備明天回去,能不能給我定個50斤,100斤的,他們都真的要了。”

                  食客連聲叫好,水上餐廳的老板自然高興,船上吃完了,走的時候還要帶著。

                  蔣正明:“這個蟹特別好吃,人家接著又定了2000多斤,全部都是在外面,外地人來拿的,今年他的蟹銷售量相當的好。”

                  通過這一家餐廳的銷售,劉勇齊在當地生態旅游的水上餐廳打開了局面。劉勇齊又包下了400畝的塘口搞起了白馬湖的大閘蟹。

                  劉勇齊:“高淳有高淳固城湖大閘蟹,還有蘇州有陽澄湖大閘蟹,太湖由太湖的大閘蟹,為什么我們白馬湖不能推廣自己的大閘蟹。”

                  現在劉勇齊不是忙著推廣他的蟹苗,蟹藥,而是在推廣一種養殖模式,一種新的思維,別人不敢嘗試的時候他要做出來看。

                  劉勇齊:“你們不敢做的我來做,我做成了讓你們再來做。”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