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河蟹養殖戶錢建國的養蟹經:河蟹雌雄8∶2養殖模式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由河蟹的生物學特性決定,雌蟹相對于雄蟹性成熟較早。且市場消費規律一般是中秋國慶雙節起開始有雌蟹少量上市(此處指常州地區),此時河蟹價格處于“嘗鮮價”,相對較高,而本地雄蟹上市要到11月中下旬。武進區前黃鎮河蟹養殖戶錢建國瞅準了這個商機,大膽創新養殖模式,在河蟹雌雄分養成功的基礎上,繼續改進養殖模式,進行了“河蟹雌雄8∶2養殖模式”,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現將經驗總結如下。

                一、池塘條件

                1.塘口情況  
                試驗塘口面積15畝,呈長方形,東西走向,池埂坡比1∶2.5,池深1.8米,池底平整,淤泥厚約20厘米,水源充沛,水質清爽,進排水獨立分開。

                2.防逃設施  
                采用二級防逃的方式,一級防逃設施是在池埂內側設立內逃網,網高約1.5米,網片頂部用柔性塑料白板向內做防逃遮檐,寬約30厘米。確保池塘處于最高水位時,白板遮檐露出水面。二級防逃設施是在池埂頂部采用鈣塑板設立防逃墻,鈣塑板底部埋入土中15厘米,壓緊夯實,高出地面50厘米,每隔1.5~2米打樁固定。

                3.增氧設施  
                池塘設有微孔管道增氧系統,配備一臺4千瓦的羅茨鼓風機,微孔增氧管道由竹樁固定,確保增氧管道離池底10厘米高度。采用PVC管道打孔外包微孔管的方式,間隔3米×5米鋪設增氧設施。

                二、環境營造

                1.池塘消毒  
                上一養殖周期結束后,抽干池水,進行池塘曝曬,在蟹種下塘前10天,注水10厘米,每畝用漂白粉10千克進行全池潑灑,清塘消毒。

                2.水草種植  
                水草種植在河蟹放種前全部完成,品種為伊樂藻、苦草、輪葉黑藻和黃草,各種水草占比均為25%,水草覆蓋率占池塘水面的60%~70%。各品種水草相間分塊種植,每塊種植面積3米×5米,水草種植行距70厘米,株距1米。

                3.投放螺螄  
                螺螄采用分次足量投放,3月底每畝投放螺螄200千克,6月下旬每畝增放螺螄150千克,8月下旬每畝再次補放螺螄150千克。

                三、苗種放養

                1.蟹種投放  
                2月上旬投放本地培育的優質蟹苗,規格160只/千克,畝放1200只,其中雌蟹950只、雄蟹250只。蟹種投放前,用5%的食鹽水浸泡10分鐘進行消毒;投放初期,用網片圈養于池塘一邊,待水草種植成活后撤除圍欄開始散養。

                2.青蝦投放  
                2月底每畝投放過池幼蝦5千克,直接散養于全池。6月上中旬,每畝補放抱卵蝦0.5千克。

                四、日常管理

                1.餌料投喂  
                餌料投喂堅持以配合飼料為主,搭配投喂冰鮮魚、南瓜、玉米等,并定期在餌料中添加速補(復合微量元素)等。3-4月以配合飼料為主,4月中下旬開始搭配投喂冰鮮魚,高溫季節減少冰鮮魚投喂量,搭配投喂南瓜、玉米等粗飼料,8月底,河蟹進入育肥階段,繼續加大冰鮮魚的投喂量,促進河蟹育肥成熟。具體投喂量視河蟹吃食情況適時調整,投喂點為成塊水草邊緣區域。

                2.水質調控  
                一般晴好天氣每天定時增氧兩次,每次一小時,特殊情況適當調整,確保水體溶氧充足。定期使用欣碘進行水體消毒,消毒后使用拜生源調節水質,間隔時間視水質好壞程度略有延長或縮短,平均20天左右使用一次。此外還要定期從凈化池引注新水,定期進行水質檢測,發現苗頭,及時采取措施。

                3.水草管護  
                根據水草生長情況,適時調節水位,控制水體透明度,確保水草草頭位于水面以下10厘米左右,發現水草瘋長現象,應及時刈割,保持水草覆蓋率在60%~70%,并及時打撈修除的水草,以免腐敗水質。同時,要適當補施磷鉀肥,確保水草根莖粗壯,不易被扯斷漂浮。

                4.病害防治  
                始終堅持“以防為主”的原則,定期消毒調水,定期在餌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貝瑞康及中草藥等,確保河蟹的腸道健康,以增強河蟹體質及免疫力。在整個養殖周期中,除3月下旬發現少量纖毛蟲,使用了一次纖毛凈,其他病蟲害均未發生。

                五、捕撈銷售

                青蝦于4月25日起,每天均有捕撈銷售,采用地籠網捕撈,捕大留小,直至養殖周期結束,籠梢設置應敞口并高于水面,以便誤入地籠的河蟹能及時逃逸。河蟹于10月1日起開始逐步捕撈雌蟹,在敞口籠梢下設置網箱,網箱上口用塑料白板向內做遮檐,以防入箱河蟹再次逃逸,并對捕獲河蟹進行選擇銷售,尚未成熟的河蟹放回池塘繼續養殖。11月中旬開始選擇雄蟹銷售,最后干塘捕捉,該池塘于12月上旬全部銷售完畢,開始曬塘。

                六、效益分析

                通過一年的精心管理,該池塘畝均效益達萬元以上(具體數字此處不做詳述)。

                通過分析可見該方法是一個精細耕作、高投入、高產出的養殖模式,它的目標瞄準了本地區河蟹消費的市場規律,有效規避了河蟹后期市場價格難以把控的問題。此外,該模式通過套養青蝦,一方面有效規避了河蟹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帶來的養殖風險,另一方面由于套養青蝦于4月下旬即開始捕撈銷售,加快了資金回籠的速度,從一定程度上也可解決周轉資金不足的問題。


                常州市武進區水產技術推廣站  朱曉榮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