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多事的4月過去了,天氣忽冷忽熱,塘口情況從蟲災到水質問題,層出不窮,最讓人揪心的是很多塘口的損蟹問題,仍然得不到控制。目前筆者了解并處理過的養殖戶,已經超過了百家,有的塘口問題基本解決,有的仍然問題嚴重,讓人壓力倍增!
那么問題來了!
那么,現在,這些損蟹的塘口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又有什么辦法可以減損呢?
大家,先看一組筆者整理的問題塘口的數據統計吧!(樣本涉及江蘇,皖東南,湖北漢川,洪湖,荊州等地)



1、有的塘口,水清草好,水4項指標測試基本正常。一殼正常,但是現在發現有部分損蟹;
2、塘口環境一般,一殼后,出現損蟹,以軟蟹,小苗為主,吃食不正常;
3、塘口水渾,水體氨氮,亞鹽不正常,出現黑鰓癥;
4、各種花甲,甲殼潰瘍綜合癥出現,導致內臟器官病毒性感染,產生衰竭性損蟹;
5、眾多養殖塘口,出現不能確定因素的損蟹現狀;
從各地養殖區域塘口看,一些人為造成的產業化畸形,值得警惕——從專用型保肝飼料到神奇性動保制劑,讓原本痛苦的養蟹人,更是無辨良莘,浪費投入!
其實,螃蟹的內臟,相對于哺乳動物,實在是寒酸,下面,筆者針對于螃蟹的一些發病原因做一次全面分析:
常言說病從口入,幼蟹的消化系統主要是肝臟,生物學正式名稱為消化腺,或稱中腸腺,或稱肝胰腺。肝臟是通俗說法,大家都能看懂,它與哺乳動物的肝臟有很大的差別。螃蟹的消化系統相對簡單,很容易造成各種侵蝕,雖然都是消化腺體,但是還是比高級生物要脆弱的多。
螃蟹肝臟由中腸進化而來,由分枝肝管組成,肝管由肝小管組成,肝小管里面為各種各樣的肝細胞組成;高倍電子顯微鏡下的可以清淅看到肝小管以及其各種細胞。如果肝臟受損,此肝細胞會呈現破碎狀或肝小管中空狀態,整體無序,俗稱花白肝,或黑肝;甲殼類生物的肝臟功能是分泌消化酶與吸收、貯存營養物質。同時,肝臟有解毒功能;有防御病毒感染功能;能制造凝血因子;代謝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激素;如果螃蟹肝臟受損,它的全身器官將會崩潰,產生并發癥,衰竭而死,又稱偷死。
螃蟹的肝胰臟是除了它的外骨骼甲殼外,是最大的營養吸收及消化功能器官。




目前,已知正常的螃蟹肝胰臟消化系統維護需要六大營養成分:
A、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酸(分解吸收能量,吸收維生素D是肝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分解各種蛋白質用來修復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的重要物質;
B、基于各種小分子氨基酸的多肽糖分:可以增強螃蟹的肝胰消化系統合成基礎性生物營養糧原和生物體代謝能量,抵抗水體中重金屬,農殘類毒素的侵蝕;
C、A族維生素:防止肝胰系統細胞壞死及敗血癥的產生;防止營養功能性吸收問題的出現,讓很多水體中不知名的細菌,病毒支原體侵蝕幼蟹肢體及內臟系統。
D、B族維生素:能修復螃蟹的肝細胞以及提高肝臟系統的微量元素吸收,防止出現維C缺乏,造成壞肝及體內積液,產生厭食癥,軟殼癥;
E、e族維生素:防止螃蟹肝細胞硬化,提前功能性老化,形成散黃病;
F、螃蟹對特殊類抗生素敏感,超量使用,會在肝臟沉積,損害很大,如四環素類、磺胺類、利福平類三類禁藥。幼苗培養期,嚴禁超量使用抗生素,會對肝臟構成嚴重的后果,形成長期不可逆傷害;

目前,幼蟹養殖,很多養殖戶認為中藥相對安全,用什么三黃,五黃粉長期拌料投喂,對幼蟹肝臟也有特別明顯傷害,三黃中的“黃柏”,烏頭等,內含大量烏頭堿,對肝腎系統是最致命的殺手;并不是中藥,就是好東西,只有好處,沒有害處,這樣的觀念弄蟹將惡夢連排;關于投喂復合維生素投喂的神話,在螃蟹幼齡期,過多投喂多維,會形成螃蟹肝臟維生素代謝失調,甚至會造或吸收傷害癥----多維,并不是喂得越多越好,所謂——補的越多,死的越快……!

目前使用人工飼料投喂螃蟹,為了使人工飼料能很快沉底,所謂食品級沸石粉,滑石粉被超量加入飼料中,導致飼料營養根本不足,長期使用,嚴重影響螃蟹肝胰功能,造成消化系統細胞正常代謝受到損害,新細胞不能及時生長,肝臟會收縮或破碎,形成花白肝,黑肝造成系統衰竭,一,二殼時大量幼蟹死亡;
塘口投喂,餌料營養不均衡,缺乏動物牲蛋白,投喂不足,使螃蟹長時間饑餓狀態,對螃蟹肝臟消化功能會造成嚴重受損,肝細胞修復與營養代謝受到阻礙----合理性間隔停料,適當給螃蟹肝臟消化系統休整是可以的,但是,塘口長時間缺喂,會嚴重影響幼蟹生長,造成同類相殘,影響幼蟹脫殼,使幼蟹提前早熟!
結束語:
在大閘蟹成蟹養殖過程中,作為新蟹農,目前正確了解螃蟹生物習性,做到管理到位,合理投餌,科學補充一些有益的營養成份,是正確養殖的途徑,減少不必要的折騰,是必須的方向,補肝護肝,是養蟹惡夢,五月將至,養蟹不易,且行且珍惜!
最后,祝各位五一假期快樂!
作者:老潘
文本編輯:饒小坤
公眾賬號:養蟹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