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看這里的河蟹生態養殖有啥講究,蟹病都是咋防的?

                編輯:  時間:2018-06-12   瀏覽:

                近幾年,貴州銅仁市大閘蟹養殖規模逐年擴大,隨著蟹苗的引進,也將帶進各種潛在的病原體,為避免蟹病的暴發與流行。在此基礎上,銅仁市對玉屏、江口、松桃等地幾個大閘蟹養殖場開展大規格大閘蟹生態養殖技術試驗。

                一、模擬大閘蟹自然生態養殖環境

                水質清新,無任何工業污染,水質符合NY5052要求。池塘條件為土池,面積5畝,水深0.8~1米,進排水方便,沿池四周用60厘米高塑膠板(作防逃設施)。試驗池2~3口,對照池1~2口。池邊種植水花生等浮水植物,池內種植輪葉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沉、浮水生植物占水總面積不超過60%池塘面積。清明前投放活螺螄150~400千克/畝。

                二、大閘蟹放養前準備工作

                1.設置蟹種暫養區
                用網靠池邊圍成100~200米2的面積,先暫養蟹苗,投喂動物性飼料。待池內水草、螺螄達到要求,再撤除圍網。一般暫養至5月,已脫2殼。

                2.蟹體消毒
                蟹苗放養時用3%~5%食鹽水浸泡10~15分鐘。

                三、綜合防病技術

                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堅持以生態防治為主,藥物防治為輔,采取模擬大閘蟹自然環境狀態下生長的技術措施,達到不生病或少生病,不用藥或少用藥的目的。

                用藥根據河蟹不同癥狀,先診斷,再用藥。采用高效、低毒的藥物進行預防。主要有生石灰、二氧化氯、強氯精和中草藥等。中草藥每100千克飼料添加250克,連服5~7天。防治辦法一是治病與治蟲相結合(先治蟲后治病);二是內服與外用相結合;三是西藥與中藥相結合;四是不同藥物交叉使用;五是提前采用藥物預防。

                四、常見疾病及防治方法

                現根據國內蟹常見疾病發生規律,結合銅仁市各地蟹養殖區不同疾病癥狀,推薦采用對應防控措施。

                1.腐殼病
                此病是由于河蟹步足尖端受損傷,感染病菌所致。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徹底清塘,保持塘底淤泥5~10厘米,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②在有發病預兆的池塘,用生石灰20克/米3全池潑灑。③用二氧化氯全池潑灑,并每千克飼料加磺胺間甲氧嘧啶鈉1~2克,連喂3~5天。④用5%~10%食鹽水浸洗病蟹3~5分鐘,連續一周。⑤經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質清新。

                2.黑鰓病
                此病多發生在成蟹養殖后期,主要由水環境惡化誘發。病蟹鰓變黑,行動遲緩,呼吸困難。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徹底清塘,保持塘底淤泥5~10厘米,移栽水草及投喂漂浮性水生植物。經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質清新。發病后用二氧化氯全池潑灑,連續2次,或用碘王全池潑灑。

                3.爛肢病
                此病是由于捕撈、運輸過程中受傷或生長過程中被敵害或同類致傷,感染病菌所致。防治方法:在捕撈、運輸、放養等過程中避免蟹體受傷。放養前用3%~5%食鹽水浸泡10~15分鐘。發病后用土霉素0.5~1克/米3全池潑灑。用生石灰15~20克/米3全池潑灑,連施2~3次。每千克飼料加3~6克土霉素和磺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制成藥餌投喂,7~10天為一個療程。

                4.水霉病
                此病因受傷,霉菌侵入傷口所致。病蟹傷口部位長有棉絮狀菌絲,行動遲緩,攝食減少,傷口部位潰爛蔓延。防治方法:在捕撈、運輸、放養等操作過程中小心仔細,勿使蟹體受傷。大批蛻殼期間,增加動物性餌料,減少同類互殘。用3%~5%食鹽水溶液浸洗病蟹5~10分鐘,并用5%碘酒涂抹患處。二氧化氯全池潑灑。

                5.蛻殼不遂
                發病原因是河蟹感染疾病或在其生長過程中缺少某些微量元素,通常與水體偏酸性有一定關聯。防治方法:先檢查河蟹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對病進行治療。2用生石灰15克/米3全池潑灑,每周一次,或過磷酸鈣1~2克/米3全池潑灑。3、在飼料中添加貝殼粉或禽蛋殼粉或蛻殼素2‰~3‰,連續投喂5~7天,特別是河蟹蛻殼生長高峰期。

                6.抖抖病
                病蟹活動力減弱,爬到池邊不食或少食,可見四肢抖動,最后四肢局部或全部麻痹,最后在池邊淺灘處死去。該病主要由于受病毒感染和細菌(嗜水氣單胞菌)侵襲,加上養殖中營養不足,水環境惡化等因素。多發生在商品蟹養殖中,扣蟹生產中也有發生。此病是目前河蟹養殖危害最厲害的疾病,發病面廣,傳染快,病程短,流行時間長,并發癥多,死亡率高。防治方法:外用芳草蟹平或菌必清全池潑灑(前者連用三天,后者隔天再用一次),同時內服芳草菌威和三黃粉,連用5~7天。病癥消失后再用一個療程,以鞏固療效。

                7.腸胃炎
                發病原因是河蟹在生長過程中攝入含有致病菌的水或餌料,而其腸胃剛好有傷口。防治方法:生石灰清塘。換水后全池潑灑15克/米3生石灰,飼料中添加土霉素0.1%~0.5%(同樣適合防治其它細菌性疾病)。


                貴州玉屏縣漁業技術推廣站黃宏
                特色水產技術體系銅仁綜合試驗站賀兵
                江口縣漁業技術推廣站廖澤龍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