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養殖池塘一殼的蛻殼成活率是全年養殖的基礎,對于全年的產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保證一殼的蛻殼成活率呢?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苗種選擇
拿到好的苗種才能養出一塘好蟹,我們應該如何挑選質量相對較好的苗種呢?在此給出以下選擇標準:
食線飽滿,活力好;
規格均勻,體色好;
紅嘴體厚,蟹腿長;
肝臟橘黃,黑鰓少;
體無潰瘍,磨爪少。


二、增強體質
受去年夏季持續高溫及冬季長期超低溫影響,今年苗種肝臟發白的情況比往年多,食線也相對差些,體質總體偏弱。“吃料好,營養足,體質才好”,只有做好投喂工作,才能增強蟹苗體質。低溫時適當在深處投喂有利于蟹苗攝食;吃食量少的塘口,可以適當喂魚,并內服營養套餐——“利多精+營養快線+LY-生命素”補充營養,能有效的增強河蟹體質,保護肝臟;長期吃食差,可以外用“激活+營養快線”快速補充營養,恢復蟹苗體質。
三、保持深水位
螃蟹的體溫是隨著水溫變化而變化的,養殖早期溫度變化大,雨水多,倒春寒時有發生,蟹苗應激反應大,消耗大量的能量,導致體質嚴重減弱。深水位能保持池塘水體穩定性,有效減輕蟹苗的應激反應。在天氣變化大時,建議外潑“激活II”幫助蟹苗抵抗不良環境,減小應激反應,降低環境變化對蟹苗體質的影響。

四、做好解毒工作
今年放苗后,蟹苗轉塘、上岸現象較往年增多,原因如下:蟹苗進塘后習慣性“鉆泥、打洞”,而泡塘藥物在底泥殘留嚴重,直接導致蟹苗慢性中毒,體質下降。尤其溫度升高及大雨過后,毒素釋放較快,蟹苗就會出現轉塘、上岸的現象,嚴重的白天都能看到蟹苗扒邊。所以這類塘口在早期需要頻繁解毒,建議使用“碧水安”降低水體毒性,使用“底加氧”解除底泥藥物殘留。
五、做好消毒工作
因苗種質量差,長時間鉆泥等原因,導致蟹苗黑鰓、磨爪等情況較往年增多,天氣變化大時,上岸嚴重。建議放苗5天后,及時使用“優肽”或“永樂碘”消毒一次,可有效緩解以上癥狀,并且避免細菌感染影響蛻殼成功率。

六、早期正確肥水
肥水的目的是為了穩定水體,提高水體溶解氧,促進水草生長,保證螃蟹吃料穩定,提高蛻殼成活率,絕不僅僅只是為了控制青苔,這一點一定要清楚。前期好多塘肥水不當,出現氨氮、亞硝酸鹽高的情況。因此,要根據自己的塘口情況正確施肥。我們在選擇肥水產品的時候就要注意了,選擇低氮高碳,且富含肥水活菌的全價可溶有機肥“肥水肽”肥水。既保證池塘碳氮比平衡,減少有毒有害物質長期積累對蟹苗的影響;又保證了菌藻平衡,肥水效果穩定長久;更重要的是能夠很好的幫助水草生長,為河蟹一殼蛻殼打下良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