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環境越來越嚴峻,水體污染,是個普遍現象。每年高溫,藍藻也成為我們養蟹人的夢魘,一塘藍藻似乎一夜之間滿塘綠!
相信每個養蟹人都有深刻體會。
那么,大閘蟹塘口有藍藻了到底應該怎么辦?
問
如何處理?
有人說沒事,有點藍藻,調水用點什么什么安,什么什營養素就好了。
有人說套水,天天套點水,沒什么大礙。
更有專家說用生物菌種控制,什么小球藻,光合菌,芽孢桿菌等等,叫培養塘口有益藻相,壓治藍藻。
以上三點,代表了目前對藍藻在塘口有害要防控的看法與觀點。并提出了控制藍藻的所謂生態控制方法。有效嗎?答案大家心里有本帳,人人干過。不在多言。

辯
如何看待?
現在,我說說我個人觀點。
藍藻無論輕重,只要在塘口存在,必須消除和控制,理由很簡單:藍藻存在的塘口,水體肯定不正常,氮磷比失調,PH值高位,導致其它水生藻草生長緩慢,養殖水產動物鰓部受損,產生長期損蟹偷死。這已經是個常識。其它的細節,我已經在其它文章(藍藻是個什么鬼)里說過,在這里不重復了。

驗
實效如何?
那么我們應該怎防控藍藻?
早期,5月,塘口藍藻以表層藍藻微囊藻,銅綠藻為主,趨光,嗜糖性強,我用淀粉+葡萄糖,在塘口下風口可以有效控制,方法也介紹過。
6月一7月早期,塘口藍藻以表層藍藻微囊藻,銅綠藻,魚腥藻及中層念珠藻為主,我也建議用局部控制法,效果也很明顯,面粉+葡萄糖+藍藻分解酶,小劑量,多批次,曾在湖北朋友上千畝塘口塘口取得不錯的效果,按某藥店提供的方案,1畝費用50塊,1800畝,一次用藥9萬費用。按照本人配方,5000元,一畝3塊。
簡單粗暴,直接有效。大家可以直接問,朋友在本群。
進入7月一8月,很多養殖戶朋友,多在說,塘口藍藻又來了,而且,用藥店的藥已經控制不了了,成本高的嚇人。高溫來了,毒性大,風險大。泛塘的事也層出不窮。XX,XX水產服務后成了今年水產養殖戶心里的禍水。當然,他們成為了養蟹界的網紅了。

事故糾紛
藍藻真的又復發了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這次來的藍藻叫藍細菌,原生生物,介于藻菌之間,自己會游動,趨光性更強,學名:顫藻,念珠藻是生活在水體中下層的毒藻,生長過程,自然老化后,會產生藻毒素。想想你塘口為什么有損蟹,浮蟹,偷死。你應該明白了。

答
如何實操?
那么塘口藍藻怎么抑制?現在!別急,看下面,我的方法。
配方:使用PAc絮凝劑(聚合氯化鋁銨十*霉素+氯化鈉,最后用乙醇消毒)。具備配方比例根據塘口情況擬定。我可以告訴所有人,今年有2千戶使用(自7月15日興化,高淳,湖北,安徽四地始,無任何問題反應),目前本方案被大量復制。
這個方法安全嗎?
答案是——*霉素,*霉素作為目前最安全的人用抗生素類處方類藥,對細菌類感染非常有效,而且非常安全,副作用小。藍藻屬于藍細菌類原生生物,使用安全劑量的抗生素,對付藍藻。比目前市場上用硫酸銅,鋅,加氯霉素(禁藥),復方四環素粉偽裝藍藻分解酶,冒充生物抑制藥,而出售的假爛藥不知安全多少倍,不光能抑制藍藻,還能抑制有害病毒對養殖生物的感染,又具備了消毒功能。
通過鹽(氯化鈉)的對細菌(藍藻)細胞膜的抗滲透作用及聚合氯化鋁的水體調節和絮凝作用,不斷分解藍藻藻毒素,絮凝有機廢物,調節PH。做到真正的安全抑制藍藻。

很多藥店,賣藥人一直污化抗生素,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要賣殺藍藻藥,打組合拳坑人,我在這里說一句:你們能不能不要因為某些缺德的原因,讓養蟹的一坑再坑,殺藍藻藥本身就是非藥品,是一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毒品。有多少家敢公布成份?
這是我在群里給大家的說明。

【附抗生素應用說明】:
抗生素是一類防治細菌感染和控制細菌性疾病的藥物,對人類和動物疾病防治起重要作用。最早用于人類的抗生素是1928年弗萊明發明的青霉素,近100年來,挽救了無數生命。人病了,需要使用抗生素,動物病了,也需要使用抗生素。水產動物是養在水中,其養殖環境中也會有大量細菌、病毒和寄生蟲,一旦養得不好,發病了,也需要抗生素來進行預防和治療。那么,養殖過程中一旦使用了抗生素,水產品就不宜食用了嗎?當然不是!只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使用安全的抗生素,即所謂“國標漁藥”,嚴格遵照使用劑量和用藥方法,生產出來的水產品就是安全的健康食品。
即便是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歐洲等養殖漁業較為先進的國家,采用抗生素治療養殖魚類疾病,也是通行的方法。例如,美國長期采用鹽酸土霉素等治療溝鯰的細菌病,日本采用多種抗菌素治療養殖五條鰤的細菌性疾病,都是被允許的通行方法。我國農業部已經批準硫酸新霉素、鹽酸多西環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恩諾沙星、乳酸諾氟沙星、煙酸諾氟沙星、惡喹酸等抗菌素和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間甲氧嘧啶鈉等磺胺類藥物,用作水產用獸藥,是合法的,也是安全的。以我國羅非魚養殖為例,農業部批準用于羅非魚的抗生素有三種,即土霉素、氟苯尼考和惡喹酸。目前羅非魚已經成為中國食品單一產品出口量最大的產品,已出口到全世界30多個國家,無論是美國、日本還是俄羅斯,藥物殘留檢測都非常嚴格,像日本的檢驗標準就達100多項;所以,中國養殖的羅非魚是很安全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中國養殖的羅非魚。

有的人一提到抗生素殘留,就很害怕,裝神弄鬼,嚇呼養殖戶,就跟“致癌”、“致突變”、“致畸變”等等聳人聽聞的危害扯上關系;其實,抗生素也并不是什么洪水猛獸,當代人類壽命之所以能延長,抗生素的作用功不可沒。濫用抗生素的最大危害就是耐藥性的產生,也就是說,人體接觸抗生素多了,很多細菌就會產生耐藥性,就對這種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如青霉素在幾十年前使用時,患者只要注射很少劑量(幾千乃至數萬單位)的青霉素就可以控制致病菌的感染,現在青霉素的使用劑量已經提高到幾十萬乃至百萬單位以上,正是因為細菌對青霉素產生了耐藥性。一旦這些耐藥細菌有朝一日導致人體發病,醫生治療起來就較為困難。所以,一般來說,用于治療人類疾病的抗生素,原則上輪不到動物使用,動物使用的抗生素都是人醫不再使用的種類。
有的人說:長得又肥又大的蝦蟹魚,是不敢吃的。認為肥胖個大的魚蝦蟹是吃抗生素吃出來的。這種說法沒有一點科學依據。現在集約化養殖出來的魚蝦蟹都是比較肥滿,但絕對不是靠吃抗生素吃出來的。抗生素不是營養物質,魚蝦蟹吃再多的抗生素也長不肥胖,只有營養過剩才能肥胖。而現代養殖場的水產動物通常都營養過剩,因為養殖戶需要它們盡快長大,獲得最大效益,就要增加投喂飼料。例如羅非魚,每天會投料2-3次,每次投喂后,魚肚子都鼓鼓的,就會長得肥肥的,通常5-6個月就可以上市了。
總之,養殖魚蝦蟹類體內抗菌素的殘留問題,顯然是與養殖業者不科學、不規范地使用藥物是有關的。但將徹底解決水產品藥殘問題的希望寄予禁止使用抗菌素上面,是養殖業者無法承受的,也是不科學的。
致謝:
[本文引用部分水產大學李安興教授博士生導師關于抗生素水產養殖科學應用原文,謝謝!]
結束語:
好了,關于養殖塘口藍藻的問題,自藍藻是個什么鬼,扒一扒藍藻的危害,多事之秋,我們應該怎么防控蝦蟹泛塘。一系列文章中寫的很明白了。
希望更多的養殖戶,大家清醒地認識藍藻的危害,正確處理藍藻,最后,用一句話和大家共勉——養蟹不易,拒絕入坑。
謝謝大家!
以上給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作者:老潘
文本編輯:饒小坤
公眾賬號:養蟹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