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塘肥水是關鍵,既可以促進池塘浮游生物繁殖、穩定水體,又可抑制青苔、促進水草生長,科學的肥水有利于提高早期河蟹成活率,是河蟹養殖池塘早期的重點工作,不容忽視。
一、前期肥水的好處
1、穩定水體。前期水草沒長起來,適當肥水可以培養藻類,穩定溶氧,蟹苗不易缺氧。
2、促進水草生長。伊樂藻不僅可以通過根部吸收營養,也可以通過莖葉吸收水體中的養分,定期肥水可促進水草的生長。
3、減少光照對蟹苗的刺激。水太清,光照對蟹苗的刺激大,蟹苗鉆泥多,影響蟹苗吃料。
4、可適當抑制青苔。青苔少量時,肥水可以防止青苔暴發,但是如果青苔量大,肥水也很難控制住青苔。
二、以下幾種池塘情況,不要盲目肥水
盲目大量肥水,不僅增加成本,還會帶來很多副作用。
肥水過度,前期溫度低,池塘循環代謝慢,大量的肥會沉積在池塘底部,等到溫度升高后極易導致水濃、水渾,底臟底臭、蟲多,氨氮、亞硝酸鹽升高等一系列問題的發生。
以下幾種池塘情況,不要盲目肥水:
1、青苔暴發的池塘:這時候肥水大多數是在助長青苔,極可能越肥青苔生長越旺盛;
2、水淺的池塘:水越淺水體(溫度和溶氧)越不穩定,藻類越不易存活,越難肥水,這種塘口要多種草。
3、溝中底肥較厚的池塘:建議適當放螺螄,定期少量多次肥水,配合使用活菌(“三環活力源肥水型”、“利菌多”等)。

圖1水淺、溝中伊樂藻多

圖2青苔暴發
三、科學肥水方法建議
1、施肥時間以晴天上午為宜。
2、肥水時水位要深,建議在80公分以上,水淺(40公分以下)肥水效果大打折扣。
3、適當引入部分河水,引進藻種,更易肥水。
4、肥水前先解毒(“碧水安”),消除毒素對藻類的抑制作用,提高藻類繁殖能力,更易肥水。
5、定期補肥、及時追肥,事半功倍。3~5天后及時追肥,在水色漂亮時定期(10~15天)少量補肥一次,成本低,效果更好。
6、選好肥。“肥水肽”為低氮高碳的可溶性氨基酸有機肥,使用后不會造成短時間內氨氮急速升高;可全溶于水,利用率高;肥料本身沒有抗生素、農藥等藥物殘留,綠色安全、不臭底;“肥水肽”為復配而成(不是簡單的農家肥發酵)的氨基酸肥,碳、氮、磷比例配比更科學,為藻類、水草提供全面營養,非常適合蟹塘前期肥水、長草使用。
7、前期肥水,配合活菌制劑使用,有助于快速提肥,氨氮、亞硝酸鹽等指標更加穩定,水色保持時間更長;對于老塘口肥水起到提肥改底、降低成本,事半功倍的效果;促進水草生長、保草效果好,水草干凈清爽;抑制、分解青苔和泥皮等。
8、使用肥量要根據塘口具體情況而定,茶籽餅清塘的塘口,水質可能會較肥,要少量使用或暫不使用,可適當放螺螄,配合活菌制劑(“利菌多”、芽孢桿菌等)調節水體肥度。
9、良好水質的標準:肥度適宜、水質穩定,透明度在40cm左右,隱約看到伊樂藻為宜。

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