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蟹苗認識的從以下幾點鑒別苗種是否優質經驗

1.從表面看色澤:正常的優質的蟹苗,(非高鹽水質育苗0.5%)顏色呈青灰色,有光澤,體表光潔沒有污物,腹部白皙,附肢甲殼完整,沒有被挑過剩下大量劣質的蟹苗體色深淺不一,甲殼上有許多污物,體色發黑,而且個頭不均勻
2.均勻度要求:優質苗種規格整齊,決定脫殼的同步性,可以有效河蟹在脫殼時候的互相殘殺,提高蛻殼的成活率,幼苗扣蟹入大塘,的前2次蛻殼,損失率最大,基本在20%左右。
3.鰓和內臟:撥開幼蟹苗殼,鰓絲呈白色,感覺不發黑而且腸道里面有食物,食線好。底板清而透,翻身快,。
4.活力表現:優質苗種活力強,有較好的爬行和翻身的能力,對水流和外部的環境敏感,握在手里有較大的張力和扎手感,放開之后能夠迅速的逃散,不要選擇爬行和翻身能力差的苗種。
5,蟹苗:取10只苗左右,放在濕毛巾上保濕放養,一夜,看有沒有吐黃l沫沫現象,防止慢性腸道病,菌感染。
二、進面說過了如何選好苗,今天說一下,如何辨別爛苗。
優質的蟹苗可以使養殖事半功倍,是蟹農高產,養大蟹的保證。
那么劣質蟹苗該如何辨別呢?
居這幾年的挑苗經驗,劣質蟹苗主要有:
藥害苗、蛻殼苗、花色苗、咸水苗、待售苗(販子苗)、嫩苗和高溫苗
1.什么叫藥害苗?
人工育苗時反復使用土霉素等抗菌素藥物,可造成蟹苗蛻殼變態為子蟹后,身體無法吸收鈣質,甲殼無法變硬,常游至池邊大批死亡。這種苗,就是靠藥撐出的,如果你買到了,恭喜你,你是頭獎
2.蛻殼苗
如果豆,扣蟹苗中已有部分蛻殼變態為一期子蟹(俗稱老頭早,或二齡老頭),不能購買,否則在運輸后,蟹苗會大量死亡。(體質性差,暈氧后的最頭疼問題),有木有?,你碰上過十嗎?
3.花色苗(俗叫雜花)
蟹苗體色有深有淺,個體有大有小。這種蟹苗,如果是天然苗,可能混雜了其它種類的蟹苗,這種情況常見于天然苗中。如果是人工繁殖苗,是蟹苗發育不整齊,在蛻殼時極易自相殘殺。
(這樣的苗,如果進塘),恭喜你,你的產量,是中國第一底)
4.海水苗(咸苗)
蟹苗淡化不徹底,苗體呈深黑色,如果將它們直接移入淡水中培育,無論是天然苗還是人工苗都會昏迷致死。
這樣的苗,因水質不對應,適應性差異,造成后果,你知道。
5.待售苗(販子收購后,出水時間長,又來回搗賣,無法查明出處)
還有一些育苗人因蟹苗育成后沒能及時找到買主,只能在較低溫度的育苗池中保苗。保苗時間過長,大量細菌原生動物進入蟹體內,這種蟹苗一旦進入較高溫度的培育池中,會很快蛻殼,大部分外殼雖蛻下但舊鰓絲不能完全蛻下,子蟹在水中無法呼吸氧氣而上岸,直至干死,
你一旦發現,網袋裝好的現苗,暫養于內室,大棚苗,千萬不能貪小便宜,有僥幸心理。否則,你會,呵呵了!
6.嫩苗(就是俗稱的,嬌氣苗,難服侍)
蟹苗體呈半透明狀,頭胸甲中部具黑線。這種蟹苗日齡低,甲殼軟,經不起操作和運輸。(傷亡損害太大)
7.高溫苗(俗話說:熱苗)
在人工育苗時,有的為了縮短育苗周期,降低成本,用升高水溫來加速蟹苗變態發育。升溫育成的蟹苗,對低溫適應能力差,到子蟹培育階段成活率低。(二十八天熟)
當然,除了以上的這些常見的劣質蟹苗外還有很多區分的辦法,這就需要已經成為蟹農的你,依靠自己的養殖經驗去進行辨別了。
我該說的已經說了,不該說的也說了。
三、苗入塘的準備:如何減少放苗過程中的損傷,提高放苗的成活率。減少因苗塘水質與放養水質之間環境變量,是關鍵。
第一步:大塘解毒。在放苗前向池塘潑灑果酸類解毒產品,解除水體中藥物殘留重金屬和藻毒素等有害物質,避免放苗后由于中毒導致河蟹的大量死亡。
第二步:驗底。河蟹是底層生物,底質的好壞決定河蟹的健康與否,如何驗底,首先取塘底的淤泥,放入桶里然后用開水泡過夜,水與泥的比例是4:1,充分的攪拌混合,讓淤泥中的物質釋放到水里,第二天取上清液,測試Ph氨氮亞硝酸鹽的指標是否正常,如果這些指標都是正常的,說明水質是合格的,可以安心的放苗,
第三步:捕苗。建議在試苗捕苗時候多下地籠,縮短提苗的時間,減少提苗的損傷。挑苗,盡量挑同一大小規格苗(春苗60頭,冬苗70頭左右)
第四步:抗應激。蟹苗經過長途運輸進入水體,會產生應激損傷,嚴重的時候出現掉苗,放苗前潑灑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讓水質更穩定,適合河蟹的生長,并且潑灑抗應激的藥物,主要是維生素C,提高蟹苗的抗應激的能力,(下塘前做好維生素C浸苗工作)
盡量縮短苗種運輸時間,小袋化裝苗,下塘苗,選擇自主爬下的原則,臥船板,不太動的苗,一律不下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