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肥水養蟹”得到了廣大養殖朋友的認可,都意識到早期肥水的重要性,但絕大多數人早期下肥比較盲目,并沒有真正的認識肥水。
所謂肥水,是指早期水草生長緩慢時,通過肥料培養有益藻類,從而達到降低透明度、控制青苔、穩定水體、提供天然餌料的作用。當水草長勢加速時,通過肥料補充水草生長所需的碳肥,進而通過補碳來維持水體的穩定性,例如4月份水體出現“白渾”就是缺碳所致的。
但是,很多養殖朋友只是盲目追求“顏色”,而采用各種各樣的肥料肥水,如化肥、糞肥、菜餅、大包肥,甚至采用腐植酸鈉或染料來降低水體透明度。這樣做確實能降低水體透明度,但是真的解決問題了嗎?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樣做的危害。
1、水質指標超標
使用化肥、糞肥等肥水,氨氮、亞硝酸鹽會嚴重超標,在堿性的條件下毒性非常大,短期內會使養殖生物攝食量明顯減少,長時間則有可能出現大規模死亡。

使用化肥肥水,導致水指標超標
2、有害藻類滋生
化肥肥水后的藻類多為單一的小型藻類,受天氣變化影響容易出現倒藻。糞肥、顆粒有機肥培養的藻類多為鞭毛藻類,大部分是有害藻類,如裸藻、藍藻、甲藻等,而且也易暴發枝角類。

使用化肥培養的多為小型藻類

使用糞肥培養的有害甲藻
3、有機質增多
使用化肥肥水后易倒藻,就是變相的增加了有機質;糞肥、大包肥是直接增加有機質;采用腐植酸鈉、染料后,降低了水草的光合作用,減緩水草的凈水能力,這樣直接導致后期藍藻暴發。
萬丈高樓平地起,牢固地基是根本。所以,正確肥水是養殖成功的重要一步,我們必須正確認識肥水,真正的做好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