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一齡蟹種培育如何高產高效?育種20年的老司機告訴你這些竅門 

                編輯:  時間:2018-06-12   瀏覽:

                蟹種是成蟹養殖的基礎,優質蟹種對商品蟹養殖至關重要。所謂一齡蟹種培育,就是將蟹苗(也稱大眼幼體、白仔等)經過近1年時間的飼養,育成100~200只/千克蟹種(俗稱“扣蟹”)的過程。不少地方把蟹種培育作為產業來做,形成了產業化;也有不少成蟹養殖大戶采取“自育、自養”的模式,通過自育蟹種養成蟹,避免外購蟹種質量良莠不齊和長途運輸而影響成蟹養殖成功率和成話率。筆者根據20多年蟹種培育的實踐和指導經驗,認為一齡蟹種培育技術已基本成熟,目前水平平均產量50~150千克/畝,高的達250千克以上。可以這樣說:“過程中把各個環節做到位,就能獲得優質和高產;蟹種賣到高價位,就能獲得高回報和高效益”。但每年在生產中都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新情況和問題,也有不少不成功的案件。所以,有必要把蟹種培育各環節的關鍵點歸納起來與廣大養殖戶分享。

                1.基礎條件。蟹種培育池選擇在靠近水源、水量充沛、進排水方便的地方,要求圩堤具有較好的防洪保水能力,不存在易澇易旱的情況。同時要求水質良好,土質以壤土為佳,無任何工業、農業和生活污染源,底質、水質必須符合NY5361-2016《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產地環境條件》標準;交通便利,便于蟹種的運輸銷售;水、電等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基本配套齊全。

                2.池塘標準。蟹種培育池塘以長方形、東西走向為佳,單只池面積以5~15畝為宜,池硬坡比1:2~3,池深1.2~1.5米。根據幼蟹的生活習性,考慮到投餌和幼蟹捕撈操作便利,培育池池底采用鍋底形結構,形成淺水區和深水區,池底由進水口一端向出水口一端設有1%左右的比降,便于通過出水口將池水能夠全部排出。

                3.防逃裝置。在池塘池埂灘腳淺水處,用60~80目篩絹網做成第一道防逃網,網高1.5米,網腳下方埋入土中30厘米以上,上口用20厘米硬質塑料縫合成倒檐,網身用細竹篙或木樁固定,這樣可以防止幼蟹上岸后不下水,形成“懶蟹”,并可防止幼蟹密集打洞對池埂造成破壞。在池埂上安裝第二道防逃墻,用硬質鈣塑板等材料圍欄,木、竹樁支撐固定,細鐵絲扎牢,做到接頭處緊密,不留縫隙,四角建成弧形,要求高40~50厘米,其中埋入土內10~20厘米,以防大風大雨時幼蟹逃逸,并可防止青蛙、水蛇等敵害生物的進入。

                4.配套設施。池塘建有獨立的進排水系統,進水口設在池塘的一端,出水口在池塘的另一端。每10畝蟹種池安裝1臺直徑為25~30厘米的混流泵。大口徑的水泵加水快、且經久耐用,能確保平時和高溫期及時加水、換水,可一次性很快注滿池水。水泵出口要套上用60~80目篩絹網制成的網袋,嚴防水源中魚卵、野雜魚和敵害生物進入。池中設置1臺3千瓦的羅茨鼓風機,離池底15厘米安裝微孔管通達全池。以便養殖過程中,特別在高溫季節、連續陰雨天氣開機增氧,保持水中較高的溶氧。

                5、清塘消毒。準備工作就緒后,培育池進水30厘米以上,然后每畝用含氯量為28%以上的漂白粉100千克對水后全池潑灑消毒。7天左右藥性消失后再排干池水,重新經過濾注水30厘米,然后用多元有機酸500毫升兌水潑灑解毒。

                6.栽種水草。蟹種培育池栽種水草的品種主要有水花生和伊樂藻,淺水區栽種水花生,深水區栽種伊樂藻,呈條狀型分布,水花生長成后要占全池總面積的50%以上,這一點至關重要。

                7.施肥調水。蟹苗放養前7~10天,每畝用生物有機肥1.5千克、氨基酸培藻素1.5千克、EM益生菌1千克混合后兌適量原池水均勻潑灑進行肥水。2~3天后肉眼觀察水色,要求呈黃褐色或嫩綠色,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為最佳。否則要再次追施上述肥水產品,使水質達到肥、活、嫩、爽的要求,放苗前池水要求水溞成團,但不呈紅色,可為剛下池的蟹苗提供優質適口餌料。

                8.蟹苗選購。最好到有資質、信譽度好的原(良)種場購買蟹苗,購苗前要到育苗場察看親蟹,要求親蟹來自于長江水系,雌蟹規格125克、雄蟹150克以上,并要對從抱卵親蟹的掛簍、幼體的變態發育、餌料投喂、病害防治、水質調控等方面進行詳細了解。蟹苗經充分淡化能在純淡水中安全生存,出池前用抄網抄起一小把蟹苗抓在手中捏緊甩干水份,在手中感覺很爽、張力大、松開手后能迅速散開的即為好苗。

                9.蟹苗運輸。蟹苗裝箱前,應在箱底鋪一層紗布,毛巾或水草,既保持濕潤,又防止局部積水和苗層厚度不均,蟹苗稱重后,用手輕輕將蟹苗均勻撒在箱中,運苗過程中,應防止風吹、日曬、雨淋、溫度過高或干燥缺水可適當灑水,但也要防止積水過多,造成局部缺氧,蟹苗箱濕度以大眼幼體不抱團為宜。較適宜的運輸距離應控制在8小時以內,建議在夜間運輸。

                10.蟹苗放養。蟹苗入池時間最好控制在風和日麗天氣的早晨,掌握蟹苗入池后2~3天的氣候情況,應盡量避免冷空氣侵襲或長期陰雨天。蟹苗到達培育池后,應先將蟹苗箱放入水中浸泡2分鐘,再提起,如此反復用2~3次,以使蟹苗適應池塘的水溫和水質。蟹苗入池前1小時要開啟增氧機,并潑灑1次維生素C抗應激,入池后再潑灑一次噬菌蛭弧菌,可凈化水質和預防致病菌的滋生。建議蟹苗放養密度為1~1.5千克/畝,最多不超過2千克/畝。

                11.飼料投喂。肥水達標的培育池蟹苗下塘后可不喂或少喂飼料,肥水較差的池塘需按蟹苗重量的100%~200%投喂專用開口料,每天投喂4~6次。一般2~3天后蟹苗即可蛻變成Ⅰ期幼蟹,此時投喂專用幼蟹料,隨著幼蟹規格的增長,當幼蟹培育至Ⅴ期時,逐步降低飼料蛋白質的含量,避免飼料蛋白質含量過高造成幼蟹“性旱熟”和成本增加;但同時要增加蛋白質含量低的飼料投喂量,防止餌料不足,造成幼蟹相互殘殺。選用大廠家生產的品牌蟹種專用顆粒飼料,其營養配比合理均衡,可按說明書全程使用。定期在飼料中拌入內服維生素C、免疫多糖、EM菌、酵母菌等生物制劑,以提高蟹種抗應激能力和成活率。

                12.水質調控。在培育過程中,要定期測量水溫、透明度、pH值、氨氮、溶解氧、堿度、亞硝態氮等主要水質指標,使其控制在安全的范圍內。7-9月高溫季節,培育池水位盡量保持在1m左右,為防池塘水溫過高,可經常注入新水,5~7天換水1次,但換水量不宜過大,一般每次換掉原池老水20%左右。

                13.適時增氧。蟹種生長最適水溫為28℃左右。高溫季節,白天盡量不要開機,因池塘表層水溫高達35~36℃,一旦開機,會使上下水層形成對流,表層的熱水會進入池塘底部,對幼蟹產生應激和不適。凌晨前后蟹種大量爬至水花生和水草上面時,說明池水已缺氧,要及時開啟增氧機,增氧至日出后。

                14.底質改良。在養殖過程中,每10~15天使用一次底質改良劑和水質改良劑,如生物底改、芽孢桿菌、噬菌蛭弧菌等生物制品,特別是在高溫期間要縮短使用周期和加大使用量。整個養殖過程盡量不用或少用化學藥品,多使用生物制劑,避免對水體或土壤造成污染。

                15.護草防鳥。水草管護是蟹種培育重要工作,水草過多時用人工疏出培育池,確保有充足的陽光和幼蟹活動空間,蟹種夾斷和吃剩的水草要及時撈除;水草不足時要及時補充水花生、青萍等,需要注意的是青萍不能投放太多,防止生長繁殖過快而覆蓋整個水面。鳥類是目前蟹種的主要天敵之一,防范工作必須做好,可考慮安裝防鳥裝置,一般在培育池池埂上用2.5米高的水泥樁柱,埋入土中0.5米左右,并拉上粗鐵絲,上空拉細塑料線,間隔0.5米左右一條,這樣既能防鳥又不傷害鳥。

                16.控制早熟。積溫過高、營養過剩、水質過濃等因素都會導致蟹種性早熟。可采取盡量推遲放苗時間、高溫季節加深水位、增設水生植物等措施防止積溫過高。采取“前促、中控、后補”的飼料投喂方法,即Ⅴ期幼蟹階段,投喂粗蛋白含量為38%~40%的高營養飼料,中期投喂粗蛋白含量為25%~28%的植物性飼料,適當搭配青萍、伊樂藻等水生植物,后期(霜降以后)補投蛋白含量為38%左右的顆粒飼料,可降低蟹種性早熟比例。

                17.疾病預防。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堅持做好清塘消毒、管好水草、精準投喂、增加溶氧、調控水質、改良底質和生態調控等綜合技術措施,提高幼蟹的免疫力,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生。到10月份,幼蟹完成最后1次蛻殼后,當水溫開始下降時,一定要藥物殺滅蟹體纖毛蟲,隔日使用1次消毒劑。

                18.日常巡查。幼蟹培育期間應每天早晚巡視培育池1次,仔細觀察仔(幼)蟹的攝食、活動、蛻殼和水質變化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特別要做好防逃、防敵害等工作,尤其在下雨加水時,應嚴防幼蟹頂水逃逸。

                19.越冬管理。蟹種在培育池中要度過漫長的冬季,因此必須做好越冬準備和冬季飼養管理工作。在蟹種進入越冬休眠期前,應強化投喂,讓蟹種積累一定能量,以供休眠期的消耗。越冬期間池水水位應不低于1米,溶解氧應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極端低溫天氣要做好防寒、防冰凍等工作。春季水溫上升后,投喂動物性餌料盡早開食,以使蟹種盡早恢復體質。

                20.蟹種捕撈。捕撈蟹種時通過流水刺激、利用河蟹逆水性強的習性,形成較大的水流,反復多次沖水可捕獲池中95%以上的蟹種,省時省力且不傷蟹種。不提倡放干池水,將水花生打堆,或底部放瓦片從中撿取蟹種的捕撈方法。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com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com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com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com


                江蘇鹽城市鹽都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宋長太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