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對于河蟹來說也是一樣的。河蟹吃食量的多少關系到河蟹體質的好壞以及其翻倍率的大小從客觀上講也能反映一個蟹塘河蟹存塘量的多少。近日來聽到不少養殖戶反映河蟹吃食量明顯降低,蟹塘水體清晰喂下去是食吃不掉由此懷疑蟹塘河蟹存塘量少,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關于其原因筆者在此總結以下幾點:
一、天氣突變氣溫變化大
河蟹屬于變溫動物,吃食量會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加,但是遇到連續陰雨天,特別是有短時大雨的情況下,水溫降低,溫度變化較大螃蟹會有應激反應,導致螃蟹吃食量明顯下降。
二、蛻殼期間吃食量下降
河蟹處于蛻殼期,活動量和吃食量都會下降。螃蟹蛻殼期間,會消耗大量的體能和溶氧,體質較弱,蛻殼后,殼的硬化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此期間螃蟹基本不怎么活動,覓食量相對較少。
三、蟹塘水草較多較厚
進入5、6月份溫度逐漸升高環溝伊樂草漲勢過旺,環溝水草連片擠壓了河蟹生長空間河蟹活動受限活動量減少攝食不到飼料。
四、蟹塘螺螄和浮螺多等生物餌料多
河蟹攝食部分生物餌料從而導致對飼料攝食量減少。
五、受疾病影響導致河蟹攝食量降低
隨著5、6月份溫度的上升日常投喂量增加殘餌糞便大量堆積在池底,而我們通常忽略了池塘底部改善問題導致底部細菌大量滋生,嚴重降低了河蟹的體質從而導致河蟹發病率升高如(水腫、腸炎、黑鰓等)影響河蟹正常攝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