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蘇興化市下圩鎮天邦全熟化蟹料用戶戴松(化名)每畝放河蟹600只左右,河蟹產量190斤,青蝦收益客觀,河蟹品質好,售價普遍高出市面上的河蟹5-10元/斤,20畝池塘純利12萬左右。連續兩年都賺錢,尤其在今年興化水癟子橫行的情況下,戴老板畝利潤創歷史新高。
去年由于大規格河蟹價格普遍不高,不少人今年河蟹放養密度普遍都增加了,戴松通過一定的養殖區域的走訪,然后再經過一番思考,依舊確定走精品路線:稀放河蟹(每畝600只左右),養大規格蟹、養高品質蟹。河蟹放養密度少,自身生活空間和生活資源相對增加,有限抵御了連續陰雨天氣等外界環境的影響。
戴松根據安豐、永豐等市場情況分析,2015年大蟹稀缺,大蟹行情看漲。因此,他便暫停河蟹銷售,一門心思加強池塘管理、精心投喂育肥料來繼續保膘育肥等價格。
果不其然,2015年10月底、11月初大蟹行情開始漲了,待到12月初戴老板畝河蟹銷售160斤左右,賣價平均80元/斤,畝青蝦銷售50多斤、收益2000元左右,預計池塘青蝦還剩20多斤(一部分留種、一部分年底賣)、河蟹10多斤。
套養青蝦,合理利用水體上下空間
興化區很多河蟹池塘都套養青蝦,但是一般是6月左右一畝放1斤左右的抱卵青蝦(源自河溝),這樣青蝦的自身病菌攜帶不可控,同時青蝦的孵化苗種數量不可控,等到年底賣河蟹的時候才賣青蝦,青蝦完全是靠天收。這樣青蝦后期容易和河蟹競爭氧氣等,導致青蝦套養不理想,甚至出現了河蟹池塘套青蝦河蟹容易發病的謠傳。
戴送在2月左右放河蟹苗的時候,每畝放5斤、一斤1000只左右規格的青蝦苗(放苗之前肥水下苗,讓青蝦苗有足夠的浮游生物攝食)根據水體的肥度定期調水培肥或調整螺螄的放養數量和時間,防止青苔的生成。
青蝦從四月多就開始捕撈上市(通過調控蝦籠的網眼來劃定青蝦捕撈規格,提走頭蝦,給中小規格蝦足夠的生活資源和環境,避免大蝦吃小蝦)。中小蝦吃河蟹的殘餌、池塘有機碎屑,調控水質,河蟹可以吃體質差或者正在脫殼的蝦,增加體質和鈣質。中途賣蝦,資金回籠快,讓戴老板有足夠的資金來買好料、喂好料,加強池塘管理。
5、6月放花白鰱,通過生物的手段來調控水質,在別人前期因為浮游動物導致水渾濁,中后期因為肥度過甚導致藍藻的時候,因此,戴送的池塘水質一直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