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將水草和河蟹的關系打一個形象的比喻:水草比作是河蟹居住的房子,也是高溫房子里的空調,更是房子里環境的凈化器。眾所周知,河蟹晝伏夜出,白天躲在水草里呼呼睡覺,水草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棲息場所,到了夜間河蟹夜間才外出覓食。為什么說水草是夏天河蟹的水下空調,這主要是因為河蟹怕高溫耐低溫,水草可以遮擋陽光,降低蟹塘底部溫度,所以水草是高溫時節河蟹塘的降溫神器,說是水下空調一點不為過。至于說水草又是環境的凈化器,我們都知道水草光合作用產生動物耐以生存所需的氧氣,同時又能吸收水體過多的氨氮、亞硝酸鹽,還能使水體凈化能力增強,保持水體清澈,優化環境。所以,這就有一句俗話,叫“養蟹先養草”,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也看水草。水草對于河蟹養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高溫季節對于水草來說也是一場浩劫、大考驗,尤其是很多以伊樂藻為主的蟹塘,每到高溫季節,就會出現水草沉底、腐爛、壞水、耗氧、產生毒素等問題,水草出了這一系列問題后,很容易導致河蟹發病、死亡。

水草腐爛導致蟹塘缺氧河蟹大量上邊。

伊樂藻爛掉之后飄到下風口
這一張張照片讓人看了很是,也為養殖戶們感到惋惜。為什么伊樂藻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這也就引出本文將要講述的重點高溫養殖期間伊樂藻誰主沉浮的問題。
伊樂藻的習性很多朋友都知道,它的適應力極強,只要水上無冰即可栽培,氣溫在5℃以上即可大量生長。伊樂藻還具有鮮、嫩、脆的特點,是河蟹優良的天然餌料。伊樂藻的營養豐富,粗纖維為1.9%。其莖葉和根須中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和維生素B12等,這可以補充投喂谷物和其他飼料多種維生素的不足。還含有豐富的鈣、磷和多種微量元素,其中鈣的含量高。用伊樂藻飼喂河蟹,適口性較好,河蟹生長快,飼料系數低,伊樂藻屬于低溫草,低溫生長良好,高溫季節將停止生長,處于休眠狀態。
夏日高溫天氣下蟹塘出現伊樂藻沉浮的原因是什么呢?結合筆者多年的一線經驗,分析如下:
1、高溫天氣導致伊樂藻出現休眠,活力下降。伊樂藻的生長對水溫有要求,5度即可生長,但30-35度開始出現休眠。在養種植過程中,伊樂藻也有一定的周期可循,一般周期在100天左右,也就是說從3月份種草到6月底7月初的100天,7月份伊樂藻進入休眠。休眠期間伊樂藻活力下降,易出現浮草或下沉的現象。
2、水體底部缺氧導致伊樂藻底部的葉片出現死亡、發白,白根開始腐爛消失。而表層水體氧氣充足葉片和莖都很好,葉片和根在呼吸的時候都需要氧氣,如果蟹塘底部缺氧,伊樂藻的莖部出現發黑、發軟等現象。根據筆者的觀察,7月份后,蟹塘底部溶氧檢測會發現,大多數蟹塘在早上5:00時的溶氧在2mg/L左右,這么低的氧氣情況下缺氧是在所難免的,有的蟹塘里溶氧會更低。
3、毒素會導致水草出現死亡,如高溫期塘里毒素主要有硫化氫,毒素的來源主要是殘餌、糞便、爛葉子、外河水等等。
4、水體透明度對伊樂藻的影響很大。如果水體透明度在10-30公分時,伊樂藻在水下30公分是無法生長的,蟹塘藍藻增多也會導致透明度嚴重下降,伊樂藻會下沉,養殖后期養殖戶在水位控制這一塊做不好的話,也會出問題,比如說突然提高水位,這同樣也會導致伊樂藻下沉。
5、營養成分缺乏。水草生長需要必要的養分,二氧化碳、無機鹽、微量元素這些營養的缺乏也是高溫期間后期池塘出現的問題之一,沒有一必要的營養成分伊樂藻就無法長白根和葉片。
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案例總結,我們認為上述五方面是導致伊樂藻出現沉浮的主要原因,原因找到了,養殖戶要怎么做好預防工作呢?具體防御措施如下:
1、使用蟹草肥B型控草。當水草長到40公分高時開始控草,讓其橫向生長并扎根,防止長得過高出現上浮!
2、高溫季節可適當使用活肥促進水草生長,補充營養成分。
3、勤調水,維持水質清爽。使用黃金益菌素B型發酵后+活肥組合定期調水。透明度是蟹塘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建議維持在50-60公分透明度為宜,伊樂藻在透明度不足的情況下會出現下沉、死亡等。
4、勤底改,改善底部氧氣狀況,全效底改的過氧化硫酸氫鉀復合鹽能很好的氧化底部有機質、殘餌、糞便,氧化底部同時又能產生氧氣釋放到水體,改善底部溶氧,減少一些毒素的產生。
作者:北京水世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