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河蟹養殖戶朋友來說,最揪心的事情莫過于河蟹出現死亡了。然而,進入六月份,河蟹的死亡量逐漸增多,這給養殖戶朋友帶來了不少煩惱。那么,河蟹為什么會出現死亡呢?筆者認為,死因千百種,結果都一樣,而高溫期河蟹死亡最終還是因缺氧而死。
在這里,我把缺氧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缺氧,另一種為非生理性缺氧,即外部環境缺氧。
一、生理性缺氧
河蟹的生理性缺氧,主要是指由于河蟹呼吸器官鰓(有6對)受到損壞,或運載氧氣的物質(血藍蛋白)受到影響后,河蟹自身吸收和運載氧氣的能力下降而導致的缺氧。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
1、黑鰓、爛鰓
河蟹的鰓如同人的肺一樣,當河蟹鰓組織出現損壞時,必然導致河蟹吸收氧氣的能力下降。

2、鰓掛臟
當底部、水體環境變臟時,河蟹吸入大量臟東西附著到鰓上時,阻礙了氣體交換,影響河蟹對氧氣的吸收。
3、中毒
當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如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過量時,對河蟹的呼吸蛋白即血藍蛋白造成影響后,導致河蟹的運載氧氣的能力不足,出現缺氧。

氨氮(右)、亞硝酸鹽(左)偏高
二、外界環境缺氧
顧名思義,外界環境缺氧主要是指河蟹塘水體的溶氧不足。其原因為水體中氧氣的來源量小于氧氣的消耗量。
1、氧氣來源
河蟹塘氧氣的主要來源有兩個方面:藻類和水草(伊樂藻、輪葉黑藻、苦草等)。當水體藻相不均或嚴重缺少時,產氧必定下降。當水體中的水草的活力不足時,光合作用產氧能力下降,導致水體溶氧量會出現下降。
2、氧氣的消耗
河蟹塘氧氣的消耗主要來自于“水呼吸”。“水呼吸”是指水中微型生物耗氧,即水體中浮游動、植物、細菌呼吸耗氧以及有機物質在細菌的參與下的分解耗氧。同時,敗壞的水草也會大量消耗水體氧氣,健康的水草夜間也會大量耗氧水體氧氣。
那么,針對上述情況,我們應該如何防止河蟹缺氧,進而控制、降低河蟹的死亡數量呢?
1、降低生理性缺氧
黑鰓、爛鰓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因此,消毒是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如使用碘制劑(“超碘”“金碘”等)、戊二醛(“菌毒必克”等)等進行消毒。鰓掛臟時,可以通過改善底部和水體的環境進行處理,如使用改底產品(“全效底改”、“強效底凈”等)、調水產品(“活力益水素”、“黃金益菌素”等)等。當水體有毒有害物質多時,可使用“水博士”、“解毒靈”等解毒產品進行解毒。
2、增加氧氣的來源
1)保持水草的活力:定期(如10~15天)使用草肥(“蟹草肥”“蟹草肥B型”“護草靈”等)


2)調節藻相:高溫期間容易爆發藍藻,應該千方百計預防藍藻的產生。藍藻在高溫、高pH值、低碳源、缺菌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所以建議平時根據水質情況,使用“活肥”定期培養硅藻,“黃金益菌素B型”調節菌相,以菌護藻,菌藻平衡。
3)使用氧化型底改或化學增氧劑:具有增氧作用的氧化型改底產品,如“全效底改”、“強效底凈”,“原子氧”、“粒粒氧”等增氧劑。
4)使用增氧機等機械增氧設備

5)換注溶氧較高的外源水:如果池塘水質較差而外源水較好,可以適當加注,或者利用曝氣后的深井水。
對于養殖來說,高溫期河蟹死亡是很不劃算的。管理好水質,保持塘中的溶氧充足,順利度過高溫將是成功的保障。
來源:水世紀華東團隊
作者:曾高德
微信號:北京水世紀(beijingshuish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