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安豐鎮一口22畝河蟹池塘,有回型溝。2015年11月底用“菊酯類”清塘劑泡塘半個月,之后用生石灰100斤/畝“解毒”,使用生石灰一周后放水干塘。
2016年2月中旬溝中加水,加水后用“碧水安”解毒兩次,“肥水肽Ⅱ”+“三環活力源肥水型”肥水一次。2月底放苗,放苗當天有少量上岸,第二天基本無上岸。
3月3日溫度升高,當天晚上上岸幾百只,上岸河蟹活力較強。
3月4日上午“碧水安”3瓶解毒,晚上上岸沒有減少,上岸河蟹活力較強。
3月5日上午“碧水安”3瓶解毒,下午“底加氧”1包,當天晚上上岸稍微減少,上岸河蟹活力較強。
3月6日、7日降溫,上岸很少。
3月8日大雨、降溫。
3月9日溫度低,早上發現少量上岸、爬邊(圖1),上岸的河蟹活力很差(圖2)、撐爪(圖3、圖4),人靠近時蟹苗不逃走。
3月10日,發現上岸、爬邊增加到幾百只,且大多撐爪,活動力很差,人靠近時蟹苗不逃。部分上岸、爬邊的蟹苗被水鳥吃掉(圖5)。當天上午把看到的蟹苗撿出來,用“速解安”2包,中午以后沒發現蟹苗上岸、爬邊。
3月11日,發現十幾只蟹苗上岸、爬邊,中午“碧水安”3瓶。
之后溫度一直不高,晚上還有零星上岸現象。
分析:1、“菊酯類”清塘劑殘留時間長,對河蟹毒性大,經常發生泡塘后放水導致河里魚蝦大量死亡現象。本病例池塘使用“菊酯類”清塘劑泡塘后不足100天就放苗,毒素殘留引起蟹苗中毒。溫度升高后毒性增大,大雨后田面上的毒素被雨水沖刷到溝中,也使溝中的毒素增加,導致河蟹白天上岸、爬邊。
2、“碧水安”只能緩解中毒癥狀,而不能完全解除“菊酯類”毒素,需要定期7-10天解毒1次,減少前期河蟹因中毒而上岸、爬邊甚至直接死亡,配合“底加氧”、“速解安”效果更好。(利洋水產藥店安豐店趙小培提供2016.04.14)

圖1河蟹白天上岸、爬邊

圖2上岸的河蟹活力很差

圖3上岸的河蟹“撐爪”

圖4上岸的河蟹“撐爪”

圖5爬邊的河蟹被水鳥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