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中旬隨著河蟹四殼接近尾聲,大雨過后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在日常的塘口服務中發現養殖池塘用水除了白渾、泥渾外還有不少水體出現水色過濃呈黃綠色或濃綠色,那么針對這類水質我們該如何認識和處理呢?
首先來認識一下什么是黃綠水?
黃綠色的水是硅藻和綠藻共生的水色,其水色穩定且營養豐富。而就目前塘口狀況來看黃綠色水中除了硅藻和綠藻外還含有大量雜質及藍藻。
就目前情況來看濃黃綠色水對河蟹養殖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影響:
①黃綠色水水色較濃厚,水體透明度較低,陽光照射不到底部,容易導致水體底部缺氧。
②在目前水草活力不好尤其是大雨過后水草趴底的情況下,水體透明度過低極易導致水草在池底糜爛從而敗壞水質。
③水體底部缺氧條件下大量細菌滋生,提高了河蟹的發病率及蛻殼死亡率。
④水體透明度較低而目前天氣悶熱的條件下,水體底部溫度得不到釋放而導致底部溫度升高影響河蟹蛻殼后的生長。
那么如何處理呢,筆者提供以下幾點處理意見:
①水草多且活力尚好的塘口建議早晨先少量換注外源水,過水后用“水博士”1瓶3畝地解毒、調水。下午“全效底改片”一袋5畝降解水中雜質、增加底部溶氧、改善底部環境。第二天晴天用“優加益生菌”1袋3畝地調節水質抑制藍藻生長。
②缺水草的塘口可每天早上少量換注外源水持續2-3天,亦可補栽水花生為河蟹提供遮陰物且能凈化水質。然后用“水博士”一瓶2畝地解毒,下午用“全效底改片”一袋5畝降解水中雜質、增加底部溶氧、改善底部環境。最后用“優加益生菌”1袋3畝地調節水質抑制藍藻生長。
③池塘每畝投放200斤左右的螺絲,凈化水中的雜質,提高水體的透明度。
處理效果前后對比圖:

處理前

處理后
全效底改片使用前后效果對比圖:

處理前水渾水濃

處理后水質清爽
來源:水世紀華東團隊
作者:黃衛
微信公眾號:北京水世紀(beijingshuish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