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屬于外骨骼生物,體格生長需要脫殼才能實現,每次脫殼,對于河蟹都是生死考驗。脫殼的發生同營養和積溫有關,脫殼的翻倍率同營養和水質有關。華中地區,扣蟹一般要脫5次殼才能達到上市規格,少數河蟹還會脫生殖殼。
河蟹脫第5道殼非常關鍵,決定著商品蟹的規格和蟹農朋友全年的養殖效益,歷來受到蟹農的重視。通過2016年8月19-20日兩天河蟹打級取樣分析,湖北地區河蟹第5道殼少數已經開始且為母蟹居多,第5道殼的脫殼高峰期還未開始,河蟹養殖戶還有最后的機會,管理好自己的蟹塘。
河蟹池塘環境管理非常重要,湖北漢川汈汊湖以燈籠萢草(學名輪葉黑藻)為主要養殖水草類型,燈籠萢草養殖出來的河蟹優勢明顯,河蟹規格大,金爪、黃毛、青殼白底紅太陽。這段時間,由于氣溫高光照好,之前零星分布的燈籠萢草都快速的生長成生物群落(比較有意思的現象),很適合河蟹脫殼、躲陰、防衛敵害等。河蟹第5道殼之前的規格,對于河蟹脫殼的翻倍率影響深遠。
最近打級,擇去第5道殼的頭子,只稱脫了第4道殼的河蟹,平測規格為1.4-1.65兩,這種規格的河蟹,脫殼翻倍率一般為0.8左右(如圖1所示),此時正好趕上廣東沿海臺風帶來降溫,河蟹攝食量增加,需要增加投喂,大概5000只河蟹投喂一包20公斤優質顆粒,讓河蟹積累更多的營養增加翻倍率。

■圖1河蟹脫第5道殼
筆者2016年8月19-20日打級,蟹農聲稱河蟹脫殼很多,但是據我觀察,前5天脫殼的河蟹有一半以上是脫第4道殼,只有少部分在脫第5道殼。判斷依據,持續高溫天氣導致河蟹池塘后期底部惡化嚴重,上月脫了4道殼的河蟹底板有褐色的垢,但是我卻發現了底板潔白的脫了第4道殼河蟹(如圖2所示),一樣的環境,說明有河蟹剛剛脫了第4道殼。但是確實有少數河蟹在脫第5道殼,所占比例不大。河蟹脫第5道殼,需要一場降溫,脫殼翻倍率才能達到最大值,可喜的是廣東沿海臺風會帶了一定水汽,可以緩解38℃的連續高溫天氣。
河蟹在高溫期間脫殼速度明顯減緩,2013年8月份持續高溫,同2016年極其相似,河蟹到了2013年8月20日才開始母蟹大脫殼,9月10日公蟹大脫殼,但那時鮮有脫第四道殼的現象。所以筆者判斷,2016年漢川汈汊湖河蟹脫第5道殼會延緩到8月25日左右,母蟹先大脫殼,10-15天后公蟹大脫殼。因此,今年河蟹投喂時間要相對延長,售賣時間相對延后。

圖2河蟹脫第4道殼:左邊有褐色垢,右邊底板潔白(2016年8月19日)
河蟹尾期的池塘管理異常重要,燈籠萢草較好的池塘管理應該跟上。
首先,燈籠萢草長勢好的池塘,灘子水位控制在1-1.2米左右。其次,燈籠萢草較密的池塘,要勒草,把多余的水草撈出,防止脫殼高峰期水草夜間耗氧太多引起池塘缺氧造成損失。
再次,注意氣溫變化,適時培菌培藻,維護池塘菌相藻相均衡。
再次,要勤改底,可5天改一次,氧化型改底和生物性改底可以配合使用,改底到位的池塘河蟹青殼白底。
最后,河蟹脫第5道殼這段時期,建議補3次鈣,脫殼前、中、后各補一次,河蟹脫殼需要大量鈣質,基本都是從水體直接吸收,缺鈣的水體容易出現脫殼不遂,河蟹殼的重量一般可占據河蟹總重量的30-40%,鈣質豐富的水體,河蟹殼厚,能顯著提高河蟹規格和品質。河蟹脫完殼,要殺菌防止河蟹發病死亡,下少量生石灰調節pH值防掉腿。
河蟹脫第5道殼最為關鍵,這段時間一定要增加投喂,積累更多的營養,河蟹脫第5道殼前后攝食量驟增,特別是第5道殼脫完后,攝食量和攝食時間都達到極值,此時增重很快,要以優質飼料投喂,不能簡單因為價格不好就只喂玉米、小麥等雜糧,雜糧壓黃促膏效果很差,玉米可用于10月份后河蟹保膘。
也不能全部投喂冰鮮魚,因為冰鮮魚壓黃促膏的河蟹不能久放,容易炸黃且不壓秤,近年規格大的河蟹都是優質飼料喂養的。優質配合飼料喂養的河蟹,厚實壓秤,不易炸黃,可以放到后期等待高價出售。
END
1、來源:騰氏水產商務網-當代水產雜志社
2、作者:武漢正大水產有限公司王海生
3、微信號:tsf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