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喂飼料種類
1.冰鮮魚的投喂
以筆者所在興化市場為例,目前還有一部分養殖戶保留有喂魚的習慣,大多數是海水的冰鮮魚,養殖戶買回來化開投喂,早期(特別是河蟹第一殼前)有的養殖戶考慮到蟹苗剛下塘,冰鮮魚攜帶病菌,對冰鮮魚進行煮熟再投喂(進行蟹苗腸道上的防治)。也有少數養殖戶直接投喂淡水的野雜魚,少量養殖戶自己從本地外河抓捕上來的,在塘口進行處理一下直接投喂蟹塘。多數養殖戶還是從外地購買,有固定的野雜魚供應商。投喂冰鮮魚的多數養殖戶會持續到第二殼,過后會過渡到投喂河蟹全價配合飼料,河蟹上市前會再進行一段時間的投喂。

2.河蟹全價配合飼料的投喂
興化擁有數十萬畝的蟹塘,承載著幾萬噸的河蟹全價料,吸引了數十家的河蟹飼料生產廠家進入,很多廠家本身先前沒有涉及河蟹全價料的生產,經歷了最近幾年市場草魚、鯽魚等其他品種的養殖利潤低,甚至虧本,魚料的利潤空間相應壓縮,很多廠家看準了河蟹飼料這塊大蛋糕,紛紛轉變思路跨入。有的廠家是長期發展的考慮,也有的廠家只是看重眼前的利益,這也導致了河蟹全價料市場的魚龍混雜,蟹料質量表現出參差不齊,價格更是有著天壤之別。就拿該地區使用的40%蛋白(三殼以前主打飼料)來說,市場零售價在6000~7500元/噸,價格相差竟達25%。這與一些廠家的定位有關,有的廠家認為河蟹塘中有水草、螺螄以及水質底質的管理到位,飼料作用不強,飼料好壞在河蟹養殖中表現不出多大的區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市場上出現飼料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了。
興化目前全價料從營養上定位是:前期投喂40%蛋白的,一直投喂到3殼,之后很多養殖戶改投36%蛋白的,5殼過后再投喂40%蛋白的,所謂育肥保膏料來促進河蟹養膘養膏。



3.冰鮮魚混雜全價料
有部分養殖戶使用冰鮮魚伴加全價料,冰鮮魚投喂到河蟹2殼,之后轉變為全部全價料。
其他少數情況如中期出現河蟹吃料差的情況,養殖戶停止全價料而又換成冰鮮魚的投喂等等,在此不再一一概述。
冰鮮魚有其在誘食上的優勢,但其劣勢也很明顯,很多冰魚腐敗情況很嚴重,化開后可見發黑的血水,氣味更是惡臭難聞,含有大量的病菌,河蟹采食感染腸炎的概率大大增加,進入水體后易污染水質,高溫期間更是如此。全價料經過高溫調質及制粒,大大避免了一些有害菌的污染,在誘食方面,配方上添加了優等誘食性原料,在河蟹采食上不亞于冰鮮魚,眾多甚超之,養殖戶在生產上可根據自己具體養殖情況選擇。
二、投喂方法
蟹塘的餌料投喂量不能盲目地按書本數據去進行,蟹塘水質要求有其特殊性。蟹塘要進行水草的維護,要求有清爽的水質,水體透明度很高,塘邊上的淺水處清澈見底,投下餌料后,是否可以觀察到,特別是前期水位淺的時候,上“大水”后,水質清爽的塘口,可以使用本地區的一種創造性工具(水中望遠鏡),其工具很簡單,一根長1.5米左右的PC管,一頭裝有放大鏡,做到放大鏡與管子密封處理。具體觀察河蟹餌料投喂量是否適宜,可從以下幾方面觀察:

1.水質清爽能見底的塘口,以第二天餌料有少量剩余為準,多減少補。水質濃的塘口不便直接觀察的情況下可以下食臺,這個有時會出現誤判,應多點下臺。
2.觀察下風處水草斷根情況,餌料不夠的塘口,水草會有很多被河蟹夾斷,天氣、塘口環境變化引起應激夾斷的除外,注意區別。
3.塘水渾濁,餌料不夠的塘口,河蟹找食,攪動塘底,引起渾濁,增加餌料后就變得塘水清爽,這是明顯餌料不夠的情況,應適量增加餌料,特別是有小龍蝦以及野雜魚多的塘口。
1.來源:《科學養魚》雜志社
2.作者:無錫華諾威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曹福余
3.微信號:kxyy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