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軟殼蟹防控要點:
進入高溫期,池塘環境開始劇烈變化,螃蟹進入一個危險而重要的時期。眾所周知,螃蟹的習性是怕熱不怕冷,隨著水溫的不斷升高,河蟹的活力、食欲、抵抗力逐步下降,特別是水位過淺、水草過早衰敗的塘口,中下層溫度較高,河蟹易焦慮、急躁、活動量大,消耗體內能量,而吃食較少,,營養得不到補充,最終導致蛻殼無力,出現軟殼現象。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下的螃蟹體質較差,活力不強,呼吸頻率下降,造成生理性缺氧,易爆發疾病,水溫過高也是水癟子蟹的誘因之一,要引起重視。
近期有許多養殖戶反映草邊上出現大量軟殼蟹、有的還有點活力,緩慢爬行,大多數處于高溫昏迷狀態,不久便傷亡。特別今天天氣不正常,上半月陰雨較多,到了中下旬溫度一下子上來,水溫、PH、溶氧等變化較大,出現大量軟殼蟹。其實高溫季節受水溫和水質影響,加上伊樂藻為主的塘口,進入7月水草大量上浮腐爛,失去水草的天然遮陰凈水作用,河蟹很少出現大量蛻殼,等到溫度降下來后再蛻最后一殼(白露前后)。而我們看到的高溫期蛻殼的螃蟹許多是應激性蛻殼,這類螃蟹體質較差,受光照、溫度、底熱、低溶氧等刺激后提前蛻殼,由于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營養積累,缺少鈣質和能量,導致蛻殼不遂和軟殼現象,特別是底部溶氧不足的情況下,蛻完殼后螃蟹上草,表層水溫高,直接引發高溫傷亡。
水過淺、過瘦,應激性蛻殼多
哪些池塘易出現軟殼蟹?
1、水位過淺、沒有水草的池塘。導致水溫過高,水體缺氧,亞硝酸鹽偏高,應激反應重,河蟹蛻殼生長受阻。
2、透明度過高,水質較瘦的塘口。此類塘口光照過強,對河蟹造成較大刺激,引起生理活動紊亂,同時營養不足,水體缺乏鈣、磷等蛻殼必須物質,導致營養積累不夠,出現大量軟殼蟹。
3、藍藻爆發、水草腐爛的塘口。螃蟹蛻殼過程中對溶氧的要求比平時更高,高溫季節晚上蛻殼較多,此時水體缺氧易導致蛻殼無力,出現軟殼現象。
水草衰敗造成河蟹軟殼現象居多
4、高溫殺藍藻的塘口,導致缺氧和慢性中毒,影響螃蟹蛻殼,造成軟殼。
藍藻大量死亡導致水體粘性大,缺氧
輕度水癟子病的螃蟹有時也能蛻殼,但蛻完后甲殼硬化時間比正常螃蟹長,營養補充不到位基本以軟殼居多,部分水癟子螃蟹蛻殼時將所有體力和能量消耗在蛻殼上,若蛻完后水環境變化過快及營養補充不到位,極易引發大量傷亡,需引起重視。
防控高溫軟殼蟹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維持水位、不可過淺,太淺的沒草的塘口晚上及時打水,補充新鮮水源。
2、氣溫較高、悶熱天氣晚上及時開增氧機,防止缺氧。
3、經常殺藍藻的塘口(高溫不建議大規模殺藍藻)一定要及時使用解毒應激精華液(2畝/瓶)解毒,同時穩定水體PH值。
4、出現少量軟殼蟹時,及時全池潑灑金維安+離子鈣,補充河蟹營養,防止應激性蛻殼傷亡,提高河蟹體質,增強食欲,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水癟子病。
5、水草爛的塘口建議高溫期每個星期使用衛底(2畝/袋)改底,減少底部耗氧,防止缺氧和毒素雜菌蓄積,降低河蟹發病率,同時移栽水花生或從其他塘口拉點水草過來,幫助螃蟹蛻殼。
6、水草大量上浮后(尤其是伊樂藻),不要過度撈除(把發黑腐爛的撈吊就行),否則水面上沒有水草覆蓋容易導致下層水溫過高,建議及時潑灑健草露(2畝/瓶),急救水草,提高其活力和抗逆性,減少腐爛。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能幫助更多養殖戶解決問題,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