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一口河蟹塘,面積30畝,老池塘、淤泥較厚(見圖1)。2016年2月底放蟹苗3萬只,套養龍蝦較多(去年清塘剩下的龍蝦),全塘種植伊樂藻,溝中水深80cm,田面上水深80cm,2016年7月底開始有藍藻水華(見圖2),7月底伊樂藻已經開始腐爛下沉。
7月30日,用二氧化氯消毒。
8月1日,上午用藍藻藥(藍藻分解酶)殺藍藻,殺藍藻之后立即撒增氧片和底改產品,當天正常喂料。
8月2日,一切正常。
8月3日,下午五點喂料時,發現青蝦、河蟹、龍蝦有少量上草頭、上邊現象,晚上10點巡塘發現大量河蟹、龍蝦上草頭、上邊、上岸(見圖3、圖4)。青蝦大量游塘,并且開始死亡。立即打水,用塘里僅有的2包“底加氧1kg”、增氧片5kg全塘干撒,3包“速解安1kg”潑灑。
8月4日凌晨1點,上岸、上邊、上草頭現象未緩解,地籠的河蟹、龍蝦活力較差,鱖魚也開始大量游邊死亡,青蝦大量死亡(見圖5、圖6)。凌晨2點干撒1包“底加氧10千克”,期間打水機一直打水。早上天亮之后還有很多龍蝦、河蟹沒有下水。中午發現河蟹、龍蝦少量死亡,青蝦大部分死亡,鱖魚、花白鰱全部死亡(見圖7)。下午測得水指標:底層水pH值8.0、氨氮1.2mg/L、亞硝酸鹽無、溶解氧0.40mg/L;表層水pH值8.6、氨氮0.2mg/L、亞硝酸鹽無、溶解氧3.38mg/L。當天沒有喂食。
8月5日,大量過水,死亡龍蝦幾百斤,河蟹死亡幾千只。
8月6日,龍蝦、河蟹死亡一大半,塘里所剩無幾。
分析:1、本病例在高溫天氣使用殺藍藻藥物和消毒劑造成藍藻和伊樂藻大量死亡,死亡的藍藻和伊樂藻腐爛、分解引起池塘嚴重缺氧,此時溶氧很低。又遇突然刮西北風降溫降雨天氣,氣壓低加劇缺氧,耐低氧能力較差的青蝦、鱖魚首先缺氧甚至死亡,耐低氧能力較強的龍蝦、河蟹后缺氧,死亡較慢。缺氧達到一定嚴重程度,使用增氧劑、過水增氧也起不到應有的急救效果。
2、養殖時間長的河蟹池塘,底層耗氧物質積累越來越多,水源也較差、藍藻較多,再加上今年高溫時間長,伊樂藻腐爛嚴重(底層氨氮較高),大多池塘藍藻暴發。此時應加大增氧力度(安裝增氧機、過水、使用“底居安”、“底加氧”等氧化型底改)減少藍藻危害,讓河蟹安全度過高溫期。而市場上殺藍藻卻成為主流,單純的殺藍藻,既不能解決藍藻暴發的根本原因,也不能解決藍藻本身的危害,只會進入殺藍藻、藍藻暴發、再殺藍藻的惡性循環中,導致最終養殖失敗。(利洋水產藥店安豐店趙小培釣魚店張二東提供2016.08.11)

圖1池塘基本情況

圖2水源中藍藻水華

圖3河蟹、龍蝦大量上岸

圖4河蟹、龍蝦大量上岸

圖5進籠子的龍蝦和河蟹活力很差

圖6青蝦大量死亡

圖7河蟹、鱖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