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開展的黃鱔養殖,基本上都是收購野生黃鱔來養殖,雖然已經有比較大的出產量,但總的來說,只不過是進一步提高了野生黃鱔的產量。但由于市場高價的刺激,很多地區的過量捕捉已經使野生黃鱔大量減少,有的地區甚至濱臨滅絕。
人工養殖產量的增加與野生黃鱔的迅速減少相比可以說是九牛一毛。近幾年的黃鱔養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黃鱔的市場售價仍在不斷上升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要從根本上解決黃鱔的供需矛盾問題,就必須首先解決黃鱔的人工繁殖問題。而黃鱔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魚類,它的前半生(個體小的時候)是雌性的,后半生是雄性的。由于雌鱔的個體小,加上黃鱔的卵粒比較大,所以黃鱔的產卵量非常小,一般僅幾十粒到幾百粒。
黃鱔的繁殖也很特殊,在自然繁殖中,雌雄親鱔要“培養感情”而達到同步射精和排卵,人工繁殖要獲得較高的受精率就必須首先解決同步授精的難題,國內外均有很多專家對此開展試驗,但至今仍然沒有取得滿意的效果。黃鱔的孵化也比較特殊,必須在親鱔吐出的泡沫中進行孵化,否則其孵化率會很低。
據有關專家的分析,該泡沫不僅具有托起卵粒使其處于水面而供氧充分外,還含有防止卵粒感染水霉菌等作用,若要人工合成黃鱔的泡沫,目前來講還非常困難。
采用自然繁殖或半人工繁殖是目前比較理想的鱔苗繁殖方式,但其繁殖的鱔苗非常有限,多數僅僅能夠滿足自身養殖的需要,有的甚至自己在搞繁殖都還是要收購部分野生黃鱔,以擴大養殖規模。所以,目前市場上根本沒有人工繁殖苗出售。
一般魚類的懷卵量一般都有幾萬粒甚至上百萬粒,就連泥鰍也有1萬多粒,而黃鱔的懷卵量偏偏就那樣少。苗種的問題不能徹底解決,黃鱔養殖的產量就始終受到局限。
一些黃鱔養殖發展較早的地區,鱔苗的供應矛盾非常突出。高價搶購狀態下很難保證鱔苗的質量。而一些有鱔苗出產的地區,當地人又不懂養殖技術,很多人冒著風險從外地大量購苗用于養殖,而黃鱔在高密度狀態下很容易出現發燒病,發燒的黃鱔用于養殖往往造成大量的死亡。
介于以上原因,黃鱔養殖在繁殖技術成熟之前,不可能出現很大的產量,當然價格也不可能出現迅速下跌的情況。而且,鑒于黃鱔繁殖的特殊性,即使繁殖技術得到突破,要像普通魚類一樣,迅速得到大量的鱔苗供應養殖還是很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