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養殖疾病防治要把好三關
編輯: 時間:2018-06-22 瀏覽:
目前人工養殖黃鱔常見的疾病有水霉病、細菌性腐皮病、赤皮病、出血病、腸炎病、毛細線蟲病、隱鞭蟲病、萎癟病、錐體蟲病、棘頭蟲病、水蛭病等。黃鱔發病之初往往難以發覺,一旦發病癥狀明顯,再進行治療不但操作麻煩,而且會給養殖生產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故人工養殖黃鱔必須按“全面預防,積極治療”的方針,采取“無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在實際操作中要把好“三關”:其一是把好環境關;其二是把好消毒關;其三是把好管理關。下面將常見病的防治介紹如下:
腸炎病防治
加強飼養管理,按“四定”投餌,不投喂腐敗變質飼料,防止饑飽無度。定期用15克/立方米~20克/立方米生石灰或1克/立方米~2克/立方米漂白粉全池潑灑消毒。每50千克病繕用大蒜頭500克、食鹽250克搗爛拌餌投喂,連用3天~6天。
腐皮病防治
鱔魚池用生石灰徹底消毒,消滅病原體。保持水質清新,定期用1克/立方米~1.2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或15克/立方米~20克/立方米生石灰全池潑灑消毒。在鱔魚池里放養幾只蟾蜍(俗稱癩蛤蟆),已發病的鱔魚池,可用1只~2只蟾蜍,將頭皮剝開,系于繩上,在池中往返拖幾次,2日~3日即有明顯好轉。
赤皮病防治
捕撈、運輸、放養操作細致,盡量避免魚體受傷。定期換水、消毒,保持水質清新。用1克/立方米~1.2克/立方米漂白粉潑灑,連用3天。用金霉素每毫升0.25個單位浸浴病鱔。
萎癟病防治
同一鱔魚池規格整齊,防止爭食。放養密度適宜,密度過大,應及時分池。飼料要求營養全面、豐富,投均勻,滿足鱔魚攝食生長。
水霉病防治
鱔魚池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捕撈、運輸、放養操作細致,盡可能避免魚體受傷。用30克/升~50克/升的食鹽水或1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浸浴患病鱔魚5分鐘~10分鐘。
毛細線蟲病防治
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殺死蟲卵。每50千克鱔魚用90%晶體敵百蟲5克~7.5克拌餌投喂,每天1次,連用6天。用貫眾、荊芥、蘇梗、苦楝樹根皮(16∶5∶3∶5)中草藥合劑,按每50千克鱔魚用藥290克,加3倍的水煎煮至原水量的1/1,取藥汁拌餌投喂,每天1次,連續用藥6天。
棘頭蟲病防治
用生石灰徹底消毒或將池水排干,暴曬,殺死中間寄主,切斷傳播途徑。用90%晶體敵百蟲每50千克鱔魚5克~7.5克拌餌投喂,每天1次,連續投喂6天,同時用0.5克/立方米~0.7克/立方米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
上一篇:五月份網箱養殖黃鱔的技術要點 下一篇:網箱養殖黃鱔常見病棘頭蟲病治療一例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野生黃鱔多少錢一斤?
- 黃鱔每畝產多少斤?黃鱔如何提高產量?
- 黃鱔養殖場怎么建設?黃鱔養殖場建造方案
- 黃鱔養殖安全越冬方法
- 黃鱔最喜歡吃什么食物?
- 養殖一畝黃鱔多少利潤?
- 大棚黃鱔養殖技術
- 有機黃鱔性逆轉及環境因子的影響
- 黃鱔養殖常見病航尾吸蟲病處理方法
- 黃鱔變性過程詳解
- 黃鱔養殖成功關鍵季——放苗和白露前后
- 網箱養殖黃鱔常見病棘頭蟲病治療一例
- 黃鱔養殖疾病防治要把好三關
- 五月份網箱養殖黃鱔的技術要點
- 黃鱔池如何疏通網眼且消除底臭?請看這里!
- 黃鱔健康高效養殖全程操作指南(二)
- 網箱養殖黃鱔的現狀及相應對策分析
- 泱盛生物技術總監趙宇江詳解網箱黃鱔養殖“十二式”
- 黃鱔泥鰍高產套養五大技術要點介紹
- 黃鱔和泥鰍的生態套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