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建造黃鱔池?養鱔池應選擇避風向陽、水源方便之處;面積一般幾平方米至幾十平方米,家庭養殖以4—5平方米為宜,水源好、餌料充足的地方也可建造大一點的池子。池形可以是長方形、方形、圓形,池深1.5米左右。建筑方式有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式3種。一般用磚石砌成,池壁、池底、池角等用水泥沙漿或三合土勾縫。池底根據土質的堅硬程度,可分別采用磚石夯實底、鋪磚底、水泥底或三合土底。若用三合土底,厚度應不少于13厘米。池的內壁可用磚砌、水泥涂抹或用三合土,三合土厚應在3厘米以上。池壁上半部應略向內傾斜,四周墻頂要砌成“┏”形,以免黃鱔逃跑。池墻要高出地面20—30厘米,避免雨天池水滿坎逃魚。池建成后先灌水檢查是否漏水,1周后將池水排出,再在池底鋪上30—50厘米厚的肥池,并在泥中摻一些等號稈、廄肥、綠肥以增加有機質;肥泥軟硬必須適宜,既能滲水,又便于打洞。池底鋪好后,灌入清水,水深15厘米左右,水層以上的池壁與池坎應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離。鱔池排水口略低于水平面,進水口要高于水平面,設在排水口對面。進、排水口可分別安裝進、排水管,管徑3—5厘米,管口蒙有塑料網布或鐵絲網,以防黃鱔從管口外沈。鱔池底部要開一涵洞,作排干池水用。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野生黃鱔多少錢一斤?
- 黃鱔每畝產多少斤?黃鱔如何提高產量?
- 黃鱔養殖場怎么建設?黃鱔養殖場建造方案
- 黃鱔養殖安全越冬方法
- 黃鱔最喜歡吃什么食物?
- 養殖一畝黃鱔多少利潤?
- 大棚黃鱔養殖技術
- 有機黃鱔性逆轉及環境因子的影響
- 黃鱔養殖常見病航尾吸蟲病處理方法
- 黃鱔變性過程詳解
- 黃鱔養殖成功關鍵季——放苗和白露前后
- 網箱養殖黃鱔常見病棘頭蟲病治療一例
- 黃鱔養殖疾病防治要把好三關
- 五月份網箱養殖黃鱔的技術要點
- 黃鱔池如何疏通網眼且消除底臭?請看這里!
- 黃鱔健康高效養殖全程操作指南(二)
- 網箱養殖黃鱔的現狀及相應對策分析
- 泱盛生物技術總監趙宇江詳解網箱黃鱔養殖“十二式”
- 黃鱔泥鰍高產套養五大技術要點介紹
- 黃鱔和泥鰍的生態套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