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能以豬、牛、雞、羊、馬糞、爛水果、皮、核、葉、渣、泔水等農副產品、食品為食物,飼料來源廣泛,且價格低廉。養蚯蚓周期短,一般情況下每40天至60天為一個周期,每年可飼養6-9個周期,如管理的好每畝地可產鮮蚓2-5噸。
一、蚯蚓的生活習性
1、喜溫:15℃-25℃為最佳溫度,為了創造最佳溫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蓋塑料布,夏季蓋稻草,多灑水降溫,0℃-5℃冬眠,32℃以上生長緩慢,32℃以上停止生長、夏眠,要防暑降溫,適時澆水。從3月到6月10日是蚯蚓生長的春季產卵高峰期,6月10日至8月20日是夏季高溫期,要防暑降溫,最好每天澆一次水,8月20日以后至9月末,是蚯蚓第二次產卵高峰期,到10月下旬蚯蚓生長受氣溫影響開始減慢,到11月下旬室外蚯蚓進入冬眠狀態,停止生長。
2、喜濕、怕干:蚯蚓體內含水量80%左右,要求餌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指縫滴水為準),所以要求養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這樣每天或隔1-2天,必須澆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澆透和下層料接上,澆水時間夏季晚上澆,春秋季節可白天澆。
3、喜暗、怕光:蚯蚓晝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見活動覓食,養殖床要蓋稻草,保持濕潤、遮光。
4、喜空氣、喜靜:疏松餌料有利蚯蚓生長,我們多年經驗是投料前將床翻挖一遍,增加透氣。這一點很重要,多年來,我們發現床土底層,蚯蚓數量很少,但餌料還是有的,主要就是缺少空氣,這樣對蚯蚓生長不利。
二、繁殖和生長
1、產繭量:大平二號蚯蚓每條年產繭在50-120個之間,其中春季占35%,夏季25%,秋季35%,冬季5%。
2、孵化率:一個蚓繭平均孵出幼蚓5-8條,最多12條,但是發育完全的幼蚓一般只有3-4條。
3、生長期:前期幼蚓體重增長緩慢,進入中期后,增長也緩慢,只有在性成熟期前后一個月內,蚯蚓生長最快。此時采取有效措施可獲取高產。另外,蚯蚓生長速度與餌料狀態有密切關系。盡管餌料相同,由于其碎細度不同,幼蚓的生長速度可相差1.5倍,所以要保持餌料碎細狀態,避免餌料有大小團塊(如出現團塊,可用水澆濕搗碎),保證蚯蚓快速生長。
4、養殖密度:種蚯蚓數量,應控制在每平方米1500-3000條以內,生產蚓群每平方米8000條左右,當每平方米產量接近此數值時,及時收獲分離,避免浪費餌料、增長成本、減產。
5、產量:每畝地在北方地區年產鮮蚓1-2噸,四季恒溫的條件下年產約5-8噸,每生產1噸鮮蚓約需40-50噸餌料,畝產蚓糞40%,含水量達3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