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庭院養殖技術
編輯:陸貴兵 張建榮 時間:2018-06-22 瀏覽:
近年來有不少農村家庭利用房前屋后小坑、小塘養殖黃鱔,每平方米年產鱔魚4—6公斤,所以人工養殖黃鱔是一項可為的家庭養魚副業。
一、養殖設施技術要求
1、選址
因為黃鱔的生命力強,對飼養環境要求不高,飼養管理簡單,占地面積少(幾平方米即可),用水量不大等優點。首先庭院有充足的水源,養殖面積在8—15平方米左右,池形以長方形東西走向為好,池底你、池壁堅硬以防逃逸,土質保水性能良好。
2、建池
池子的深度在1—1.5米左右,池壁光滑,池壁高出地面30—40厘米左右,呈“T”字形,進水口低于地面20厘米左右,排水口能排凈池水就行。進排水口用金屬網片加蓋,以防逃逸。黃鱔喜歡穴居,池底鋪30—50厘米的肥泥,并在泥中摻和一定量的秸稈和豬牛糞。另外池底可放一些斷磚石塊、樹枝樹根等物,人工營造一個穴居環境。
二、苗種放養技術要求
1、選種
選種時要嚴格把關,要選擇從稻田、溝塘等用鱔魚籠捕獲的苗種,不能使用電捕、藥捕和釣捕的苗種。黃鱔有大吃小的習性,所以放養的個體不能懸殊太大,規格以每尾50克左右,每平方米放養120—160尾,另外搭配5%的泥鰍,搭配泥鰍目的是充分利用泥鰍善鉆的生活習性,以防黃鱔相互糾纏在一起。
2、放養
養殖黃鱔的坑塘一定要經過清理消毒暴曬后,放養前要用1—2尾10厘米的鳙魚作為試水魚。放養時間在5月中旬,水溫達到15℃以上,選擇晴天放養,放養前先使用5%的食鹽水浸浴5分鐘,達到殺滅體表病菌的作用。
三、餌料投喂技術要求
黃鱔是以肉食為主的雜食性魚類,貪食是它的習性,喜愛鮮活餌料,主要是夜間攝食。餌料主要有小魚小蝦、蛆蟲、蚯蚓、瓜果菜葉、米康麩皮等等,5月份按照魚體重的6—8%,6—9月份按10—12月份,10—11月份3—5%,視天氣情況靈活掌握。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節約成本取得增加效益為目的。可用黑光燈誘蛾喂食,一般一口塘安裝一盞燈,距離水面20—30厘米處,在池子的正中央吊裝。
四、日常管理技術要求
放養后每天檢查黃鱔的生長、攝食和活動情況,并做好記錄。養黃鱔的日常管理與養魚有所不同,首先要保持池內水質新鮮,水體溶氧充足,一般每隔2—3天加水一次;夏天高溫季節,更應增加加水次數。由于黃鱔鰓已退化,常需要將頭伸出水面直接呼吸,所以水位要求保持在25—30厘米左右。養殖黃鱔的水溫最好控制在18—28℃,夏天可在黃鱔池四周種植絲瓜等攀藤植物或在池子里種植慈姑等挺水植物。冬天可排干池水,在池子上覆蓋稻草保溫等。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野生黃鱔多少錢一斤?
- 黃鱔每畝產多少斤?黃鱔如何提高產量?
- 黃鱔養殖場怎么建設?黃鱔養殖場建造方案
- 黃鱔養殖安全越冬方法
- 黃鱔最喜歡吃什么食物?
- 養殖一畝黃鱔多少利潤?
- 大棚黃鱔養殖技術
- 有機黃鱔性逆轉及環境因子的影響
- 黃鱔養殖常見病航尾吸蟲病處理方法
- 黃鱔變性過程詳解
- 黃鱔養殖成功關鍵季——放苗和白露前后
- 網箱養殖黃鱔常見病棘頭蟲病治療一例
- 黃鱔養殖疾病防治要把好三關
- 五月份網箱養殖黃鱔的技術要點
- 黃鱔池如何疏通網眼且消除底臭?請看這里!
- 黃鱔健康高效養殖全程操作指南(二)
- 網箱養殖黃鱔的現狀及相應對策分析
- 泱盛生物技術總監趙宇江詳解網箱黃鱔養殖“十二式”
- 黃鱔泥鰍高產套養五大技術要點介紹
- 黃鱔和泥鰍的生態套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