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開頭難,這對于網箱養殖鱔魚的人來說無疑不是一個“痛點”-------馴食。眾所周知,每年鱔魚養殖者為了提高鱔魚的開口率,想盡各種方法,結果都不盡人意,在這里我就我所了解的講述一下鱔魚的馴食方法及注意事項以供大家參考。
鱔魚的馴食注意事項及方法:
1、把握馴食的要點:正常情況下,苗進箱3天后就可以對鱔魚進行馴食。黃鱔馴食的量是從4個點開始,到馴食結束也最多到7個點左右,千萬不能點數升得過快。如果第4天早上發現較多上草或死魚或吃食較差,則馴食時間向后順延,著手排查出原因好及時采取措施。在此期間發現大量上草的鱔魚說明整體苗種體質較弱且考慮外界的因素,為了減少損失,可以連續幾天波灑:抗激靈+黃金多糖,來增強體質,不然損失更大。上草之后會出現死亡,死亡量大的建議打撈,死亡量小可以使用:底潔爽+原子氧,除臭改底,緩解有毒有害對鱔魚的危害,一直這樣做直到70%以上網箱無上草或死亡現象,死亡的鱔魚對水環境的影響也不可忽略,須做處理后再進行馴食。所以,馴食是否順利,關鍵取決于上草或死亡的鱔魚量。不要存在“用了也是死”這樣的想法,很可能由于你這樣的想法,影響你今年全年的鱔魚。
2、把握馴食的周期:正常情況下黃鱔馴食需要半個月左右,當你喂食的時候發現很多鱔魚在食臺等食,說明馴食工作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看開口率和吃食時間了。為了搶在立秋之前完成馴食,很多人冒著風險提前進苗。因為,立秋后的兩個月是黃鱔的最佳生長時期,所以很多人無論如何都不會錯過。養隔年苗的朋友,適當晚點也無所謂,但一定要給出黃鱔增強體質的時間,因為這關系到來年的存活率及產量。
3、熟悉黃鱔馴食的餌料:黃鱔馴食用的餌料按效果依次為:紅蟲(水蚯蚓),河蚌,冰蚯蚓,鮮魚。其中,蚯蚓切段,紅蟲不切不絞,河蚌和鮮魚絞成漿。在馴食2天后,添加:誘食促長劑,之后相繼添加:肝膽泰樂+鱔魚金維。
4、遵循“定時、定量、定質、定位”四定原則,結合天氣,氣候,食量,水質來科學投喂。
5、在馴食過程中不可忽略的細節:?馴食期間若遇見暴雨天氣,建議停食。其它天氣,包括細雨,能不停則不停,最好一口氣完成馴食。黃鱔馴食期間如果發現先死大的鱔魚,這一般是由于沒有分級和馴食量大所導致的,這種情況可以增加一個食臺。只有撐死的鱔魚,沒有餓死的鱔魚。
來源:水世紀華中團隊
作者:彭書林
微信號:北京水世紀(beijingshuish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