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殖黃鱔技術方法詳解
編輯: 時間:2018-06-22 瀏覽:
作者:張基偉朱興國
利用稻田養殖黃鱔方法簡便,飼料源廣,成本低,見效快,且黃鱔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目前,農村許多示范園和養殖戶,都在積極開展稻田養殖黃鱔,這養殖業的興起,對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1、田塊的選擇:應選擇通風、透光,進排水方便且水源無污染,保水性能好。稻田面積2-3畝,在田內開挖“田”字形或“日”字形水溝,水溝的規格為:寬50-70cm、深20-30cm,水溝開挖面積約占稻田總面積的12%左右。稻田四周用幅寬100cm的60目尼龍網片構筑80cm高(埋入土層20cm)的防逃墻,2稻田進排水口均用密眼鐵絲網罩好。
2、鱔種放養:鱔種要求規格大而整齊,體質健壯。放養密度一般以每m2稻田放養25g/尾的鱔種2-3尾。鱔種入田前用3%-5%的食鹽水洗浴10-15min,可有效預防體表疾病的發生。
3、施放基肥:采取的施肥方法是重施基肥,適施追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一般畝施畜禽肥400-600kg,另加過磷酸鈣30kg。追肥以無機肥為主,一般每次畝施尿素2-5kg。這樣既營造了黃鱔所喜腐殖質多的水域環境,又能滿足水稻生長的營養需要。
4、投餌方法:投餌量靈活掌握,確保鱔魚吃飽。飼料以蚯蚓為最佳,也可以投一部分蚌肉、螺螄肉、麥麩、瓜果、菜屑等飼料。掌握“四定”投餌,每天上午9時或下午5時準時投飼。日投餌量為鱔魚體重的6%-7%。食臺應適當分散,多設幾個,以便于黃鱔均勻攝食。
5、施藥管理:其原則是:選用高效低毒的農藥,早防早治,防重于治,這樣可避免高毒高濃度藥物對黃鱔產生藥害。粉劑藥物應在早晨露水未干時噴施,液劑藥物選擇陰天或晴天傍晚稻田霧起之前進行噴霧。
6、成鱔的起捕:待稻谷收割后,排干水溝內積水,集中起捕成鱔出售。
上一篇:防治黃鱔大頭病的兩例用藥處方 下一篇:養殖有機黃鱔的五種最常見飼料來源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野生黃鱔多少錢一斤?
- 黃鱔每畝產多少斤?黃鱔如何提高產量?
- 黃鱔養殖場怎么建設?黃鱔養殖場建造方案
- 黃鱔養殖安全越冬方法
- 黃鱔最喜歡吃什么食物?
- 養殖一畝黃鱔多少利潤?
- 大棚黃鱔養殖技術
- 有機黃鱔性逆轉及環境因子的影響
- 黃鱔養殖常見病航尾吸蟲病處理方法
- 黃鱔變性過程詳解
- 黃鱔養殖成功關鍵季——放苗和白露前后
- 網箱養殖黃鱔常見病棘頭蟲病治療一例
- 黃鱔養殖疾病防治要把好三關
- 五月份網箱養殖黃鱔的技術要點
- 黃鱔池如何疏通網眼且消除底臭?請看這里!
- 黃鱔健康高效養殖全程操作指南(二)
- 網箱養殖黃鱔的現狀及相應對策分析
- 泱盛生物技術總監趙宇江詳解網箱黃鱔養殖“十二式”
- 黃鱔泥鰍高產套養五大技術要點介紹
- 黃鱔和泥鰍的生態套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