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五六月份河蟹塘水渾了,養殖戶做好養水、保草才是關鍵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本地區河蟹養殖,每年5、6月份多數塘都會出現水渾的現象。

                主要原因:缺料、缺氧。

                為什么缺料能引起水渾?

                這個時期處在春夏交替的季節,雖然氣溫忽高忽低,但水溫在上升階段,河蟹大多出爬,活動量明顯加大,此時大部分塘二殼結束,吃食量成倍增加。如加料不及時,河蟹吃食不足,就表現為:一開始早上、下午喂食前后渾,中午不渾;高低不平的塘,水深地方渾,水淺不渾,因為河蟹大多在深水處;部分塘晚上在水邊上出現大量河蟹找食吃;并有夾伊樂藻和大頭紋的現象。長時間缺料整個塘全天渾,透明度很低。這種現象由螃蟹本身攪動引起,危害不大,確保充足投料。

                但有一部分塘,加大投喂超過正常量后,水依然渾。還是缺料,這時要檢查塘中可能有一些泥鰍、龍蝦、鯽魚,在塘里搶食,河蟹吃不到。每年都有幾個塘,尤其新塘,感覺沒雜貨,怎么處理水還是渾,最后伊樂藻也沒長起來,水韭菜也沒保住,就是塘里有雜貨。所以長期水渾的塘,首先排除雜貨的影響,最好,殺一遍野雜魚,確定沒有,排除缺料的原因,就少走了很多彎路。雜貨多,河蟹吃不到料引起水渾,影響大:長期水渾,伊樂藻生長不好;料不夠吃,“水韭菜”很容易被河蟹夾掉;長期吃不到料,河蟹容易形成“水癟子”。提醒大家不要因小失大。

                這個時候的水渾,少數是缺料引起的,大部分根本原因還是缺氧引起的水渾。

                為什么缺氧能引起水渾?
                  
                水體中氧氣供應不上,池塘代謝速度慢,自身凈化能力的下降,水就自然變渾。能引起氧氣供應不上的,如產氧減少或耗氧增加都會引起水渾。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蟲多,自然缺氧引起水渾

                蟲多,水體自身產氧不足,導致整個池塘水體代謝減弱,分解能力降低,有機質積累引起水渾。這種自然缺氧引起的水渾有兩個明顯的危害,一是直接危害螃蟹吃食和生長;二是缺氧引起的水渾是一種惡性循環,水渾導致水體更加缺氧,長時間水渾、缺氧,水草生長緩慢,上臟。

                水體溶氧是池塘藻類、菌類、水草維持穩定的最重要因素,一旦溶氧跟不上,池塘藻類、菌類、水草凈化水體能力減弱,有毒有害物質積累,導致螃蟹發病率升高。

                處理方法:選擇大風、晴天“驅蟲素6號”減少池塘有機質的量,控制蟲的量。干撒“粒粒氧”增加底層氧氣,“氨基酸育藻素”或“復合芽孢+活力源”補充營養,促進水草生長和藻類繁殖,恢復水體的自身產氧能力。

                二、殺青苔、殺蟲,特別是使用敵百蟲后引起的水渾

                本來這部分塘,青苔凈化能力強,水不缺氧,或有少量蟲但水體也不缺氧,殺青苔和殺蟲后反而缺氧,主要因為這些藥物不僅殺害青苔和的蟲子,有益藻類及大多數細菌也會被殺死,水體生態系統平衡被打破,導致產氧藻類減少,水體代謝速度減慢導致渾水。殺青苔和殺蟲藥物不僅影響螃蟹蛻殼和吃料,而且還影響水草和有益藻類的生長,弊端遠遠大于益處。

                處理方法:
                1、及時足量使用“碧水靈”解毒,減少殺青苔、殺蟲對水體和環境的危害。
                2、干撒“粒粒氧”增加底層氧氣,“硅藻旺”或“復合芽孢+活力源”補充營養,促進水草生長和藻類繁殖,恢復水體的自身產氧能力。
                 
                三、伊樂藻多,營養供應不上引起水白渾
                   
                水體發渾發白,深水處白,淺水處清,多數是伊樂藻過密的池塘,營養供應不上,缺肥導致,伊樂藻上臟,耗氧加大,產氧減少。
                   
                處理方法:
                1、拉掉過多的伊樂藻,留出5-8米距離一棵,把拉掉的伊樂藻移到溝邊,和田面上,種植距離也是5-8米一棵。
                2、把要出水,或已經出水面的伊樂藻,割掉一般,留下一半,根據溝具體深度,保持離水面30-50公分,如水透明度低,以看到伊樂藻頭為準,長出來再割。因為,伊樂藻的特點,是通過底部莖葉和根來吸收氧氣,如生長太高、太大,出水面后,7月份就很容易底部缺氧,爛掉,伊樂藻就沒用了。
                3、“氨基酸育藻素”或“復合芽孢+活力源”補充營養,促進水草生長和藻類繁殖,恢復水體的自身產氧能力。
                 
                特別提醒:這個時候水渾了,千萬不能盲目一味追求清水而亂用一些吸附劑,有可能很快清水,但不是自身凈化的結果,遇到刮風、下雨惡劣天氣水會返底缺氧,此時水更渾,危害更大,不但水草生長受影響,河蟹本身也極易受到影響。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