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養殖為養殖者帶來財富,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養殖者進入這個行業,行業競爭激烈,其養殖產量也是越來越重要,隨著養殖進入末期,其塘口情況也是復雜多變。在河蟹養殖圈子里有一句話“前三殼傻子都會養”,這句雖然有夸張的成分,但是不可否定,河蟹養殖最關鍵的在四殼特別是第五殼。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河蟹養殖過程中關鍵的一個月在八月份,這個也是河蟹最容易出現疾病的時候。在養殖初期的人看氣溫,養殖老者看節氣,八月不得不說一節氣,就是立秋。
立秋在農業上面確實是豐收之意,正所謂:“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但是作為河蟹養殖者對其關注的更多,立秋經過中國年復一年的研究,其按時間分為冷秋和熱秋,今年在8月7號下午立秋,預示今年屬于熱秋,就是說在高溫過后來的高溫更厲害,正所謂:“秋后一伏熱死人”不可不防。
防秋主要防溫差,氣候變化決定氣溫低,水溫高(水溫升也慢,降也慢),容易形成水體對流,把池底臟東西打上來,增加水體短時間的水呼吸耗氧嚴重,其次沉積在底部的有機神經毒素泛起,造成河蟹中毒,預防溫差不是拼命的降低水溫,而是降低水體毒素,改良底質,提高底部氧化還原電位。對于水體的毒素,特別是藍藻的毒素使用各種解毒劑的有效性高低不一,目前最經濟有效的方式通過活性炭(解毒靈)去吸附,使用后不能意味著毒素去除,緊跟著使用氧化性改底(目前應用最多,最好的是過硫酸氫鉀復合鹽)連續兩次,減弱反底現象。

其次防缺氧這個時候缺氧一方面和氣候有很大關系,還有就是水草。水草經過高溫期的腐敗,已經在塘口出現大量的有機物,如果水質調節跟不上就會出現藍藻水和甲藻水等情況。對于水草腐爛不僅要增加底改頻率,而且視天氣和塘口情況使用黃金益菌素加少量的活肥來培養池塘有益藻類,轉化有機物,減少水呼吸。

接著保營養經過前期高溫,許多塘口河蟹連續出現白天下水,晚上上岸的情況。;連續性的應激導致河蟹體質很差,加上河蟹自身只能通過腸道微生物去合成維生素A等維生素,在應激情況下體內大量的維生素和免疫多糖被消耗,這個時候外源補充以及減少消耗是至關重要,對有水草腐爛的塘口使用解毒靈+抗激靈和黃金多糖。

最后是防疾病,疾病的防控很重要,特別是抖抖病和弧菌病,在疾病上面有一個關鍵的就是溶氧,溶氧決定河蟹發生疾病的種類和嚴重程度,而在這個時候往往出現的伊樂藻大量腐爛,形成底質惡化,對于死亡后水草的處理更棘手,特別是在死亡量不多的時候,這個時候非常像企業的改革,如果改革是找死,不改革就是等死,處理水草也是的,對于腐爛的水草不撈死亡量控制不住,撈的情況下,死亡量更大,許多養殖戶都拿不住主意。在這里筆者建議針對性的對待,有高溫時:選擇大面積換水以及分塊去撈去,在工作時盡量不要把整個水體攪起來,防止形成大量的水呼吸,造成隱藏的泥里的河蟹死亡,工作過后緊跟著使用原子氧加全效底改片做一個臨時處理。

(水草腐爛)
溶氧解決容易了,在這個時間短最容易出現的就是有害病菌的大量滋生,經過前期的有機質積累塘口底部成了有害菌大量繁殖的溫床。消毒這個時候特別重要,如何消毒?怎么處理是關鍵,視塘口情況首先選擇一款普殺性的殺菌劑(例如金碘),使用后相隔五個小時使用以乳酸菌為主的復合菌(重要是說三遍一定要使用),隔天全池潑灑弧菌天敵進行消毒預防。

在河蟹養殖過程中預防的理念很重要,出現問題在去處理要有周期,特別是在外環境方面往往需要半月的時間,如果出現死亡兩周的周期會使養殖出現很大的損失,在八月死亡少的是產量,養殖者在這里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