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放苗前期操作要重視,否則后期較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后期伊樂藻掛臟,被青苔包裹,上浮腐爛等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前期沒有選、種和養好草。下面總結的放苗期間管理操作要點,供大家參考。
一、放苗前水質處理
1、徹底解毒
本地每年清塘時普遍用藥物“藥塘”,導致外河水及塘底土壤毒素殘留量大,這樣會影響蟹苗正常吃料,加重“水癟子”形成,嚴重的會致使蟹苗鉆泥偷死。放苗前至少解毒2次,即進水后“碧水安”
解毒一次,放苗前兩三天“碧水安”解毒一次。
2、適當補肥,培藻養水
此時水草剛栽種,凈水能力差,主要靠藻類凈化水質。需要定期肥水,培養藻類,以穩定水質。水質越穩定,蟹苗越舒適,水草長勢越好。進水解毒后,使用“肥水肽”培藻養水,放苗后定期(半月)補肥一次。
二、伊樂藻的選擇和栽種
選擇干凈,不帶青苔,白根多、嫩頭較多的伊樂藻栽種(如圖1)。采取挖坑或平鋪種植(如圖2),有利于伊樂藻生根和布局。種草后干撒長根顆粒肥“草根生”促進水草扎根。保持水質清爽穩定是水草順利生長的必要條件。

圖1

圖2
三、選苗放苗
選苗放苗是養殖成功的基礎。蟹苗質量不穩定,成活率不高是限制當前河蟹產量、規格的重要因素。選擇優質的苗種參考標準:親本優良;蟹苗退化程度小,背甲淺黃色,疣突明顯,側齒尖銳,額角突出,倒數第二步足超過眼前緣;蟹苗活動敏捷,附肢完整,磨爪少,腸道清晰可見,膘頭好。扒開鰓絲呈淡黃色,肝胰臟呈橘黃色(如圖3)。

圖3
放苗時,先吐水2-3次,以適應池塘水環境。用“激活”+“LY-生命素”泡苗,快速恢復蟹苗體能,以適應環境。老水放苗,深水位放苗。
四、放苗后的管理
多巡塘,觀察蟹苗生長情況,觀察伊樂藻生長狀態。早投喂,配合深水處投料,“利苗多”拌料供蟹苗攝食,同時穩定水質。第二次蛻殼前蟹苗易偷死,慎用刺激性強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