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筆者在江蘇興化地區做售后服務,期間遇到一起池塘養殖河蟹發生高溫應激綜合征的病例,現將當時處理情況介紹如下,供廣大朋友參考。
一、池塘情況
面積大約60畝,灘面平均水深0.5米,環溝平均水深0.6米,扣蟹放養量為1400只/畝,套養極少的白鰱。當地天氣情況:2015年夏季氣溫平均低于往年,雨水情況略多于往年。整個池塘水質發渾,水面上看不到水草,劃船進去后發現水草長得很差,不少區域水草都沒有長起來,下風口有部分藍藻堆積。使用隨身攜帶的測試盒,水體pH值8.5,氨氮和亞硝酸鹽均超標。現場通過養殖戶了解到,入三伏后由于氣溫突然升高,最初幾天沒有發現問題,但是很快開始出現死亡現象,從最開始每天死亡二十幾只發展到每天死亡近百只。
二、現場檢查
在水邊抓了幾只趴邊蟹仔細觀察外表,沒有發現明顯癥狀,手捏蟹腿也不發軟,河蟹口吐泡沫,腸道沒有食物但腸道不發紅,整只河蟹活力差,不愿意動,放在一邊后過了一會就死亡。扒開背甲,鰓部微黃,肝臟有點發白。
三、第一次現場處理
在與養殖戶交談了解到,入伏出現死蟹后,消毒藥、解毒藥、底改藥基本用了一遍,不僅沒有控制死亡,反而出現用藥后死亡數量增加的情況。由于擔心期間藍藻泛濫,在夜間通過換水想調節水體,也出現換水后死亡數量增加的情況。通過了解到的情況再結合現場檢查的結果,判斷為河蟹高溫應激綜合征造成。
四、處理方案
藍藻只是小麻煩,高溫應激綜合征是造成河蟹死亡的主要問題,所以處理方案主要針對高溫應激綜合征。通過排換水,將下風口的藍藻排出池塘,同時把灘面水位加高到0.8米;停用其他消毒劑,全池使用金滿塘(主要成分四羥甲基硫酸磷,有吸溫功效),按每畝使用300克,連續使用兩天;全池潑灑免疫多維(維生素C、維生素E為主),每500克使用2畝水面,連用2次,同時內服免疫多維250克、肝膽康(板藍根為主)200克,均勻添加到50千克飼料中,連喂5~7天;用長竹子扎成浮框,在浮框范圍里移種水花生和水葫蘆,按每10畝水面一個浮框,用來遮陽,降低水體溫度;以上4步完成后,間隔2天,全池使用生物增氧底霸(增氧底改)一次,增加水體溶氧、解毒、底改,三效合一處理;后半夜巡塘按每5畝使用常規增氧片500~1000克,保持夜間池底溶氧充足,按每2天拋灑一次。按該方案處理后一周后,進行回訪。該蟹池大量死亡已經停止,每天發現死蟹最多在5只,雖然沒有徹底停止死亡,但效果是明顯的。
五、討論
河蟹高溫應激綜合征危害很大,由于沒有明顯癥狀,扒殼看常會與水癟子混淆。應對癥下藥,盲目使用藥物不僅無用還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建議平時按時使用免疫多維、有機酸,提高河蟹抗應激能力。
1.來源:《科學養魚》雜志社
2.作者:江蘇南京宏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利民
3.微信號:kxyy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