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鱔魚

                黃鱔池塘養殖的飼養管理技術

                編輯:  時間:2017-07-21   瀏覽:

                  1、飼料投喂

                  野生鱔種由于不適應人工飼養的環境,一般不肯吃人工投喂的飼料,必須經過一段馴飼過程,否則會導致養殖失敗。馴飼方法是:鱔種放養3~4天內先不投飼,然后將池水排干,加入新水,待黃鱔處于饑餓狀態,即可在晚上進行引食。將黃鱔愛吃的蚯蚓、螺蚌肉、蛙肉等切碎,分成幾小堆,放入池內食臺上。第一次投飼量為黃鱔總重量的1%~2%,第二天可增加到2%~3%。待黃鱔吃食正常后,可在飼料中摻入其他來源比較豐富的人工飼料,如蠶蛹、蠅蛆、煮熟的動物內臟和血粉、魚粉、豆餅、菜籽餅、麩皮、米糠、瓜皮等。第一次可取代引食飼料量的1/5,以后每天增加1/5的量,5天后就可完全投喂人工飼料,馴飼即成功。有條件的最好將上述飼料按一定比例合理搭配,使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達35%~40%,然后粉碎、拌勻,制成顆粒飼料投喂。由于黃鱔習慣在晚上吃食,因此馴飼多在晚上進行。但是晚上投飼操作不便,馴飼成功后,每天投飼時間可向后推遲2小時,逐漸延遲到早上8:00~9:00,下午2:00~3:00各投飼1次。投飼后2小時還吃不完的,要將殘剩食物撈出,以免污染水質,同時下次減少投飼量;不到1小時就已吃完的,下次投飼量則需要適當增加。水溫在26~28℃,是黃鱔旺食旺長的好時機,要適當增加投飼量,水溫高于30℃、低于15℃,要適當減少投飼量。為彌補動物性飼料的不足,可在池上掛1盞5~8瓦的黑光燈,燈距水面5厘米,引蟲落水,供黃鱔吞食。

                  2、保持適當水深

                  黃鱔池水深一般保持20厘米左右,經常換注新水,保持水質清新。高溫季節可適當加深,但要注意清除雜物。在池中種植少量水生植物,如水浮蓮、茭白等,即可凈化水質,又可使黃鱔有隱蔽棲息的地方,有利于黃鱔的生長。

                  3、加強管理、勤觀察

                  每當天氣由晴轉雨或由雨轉晴且悶熱時,可見黃鱔出穴,豎直身體前部,將頭伸出水面,這是水體缺氧之故。凡在這種天氣的前夕,都要灌注新水。鱔種入池20天內,如發現離穴獨游,魚體局部發白,這是黃鱔受傷引起水霉病,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治療。雨天應注意溢水口是否暢通,攔魚柵是否牢固,防止黃鱔外逃。

                  4、防治魚病

                  黃鱔一般很少有病,但在飼養早期,如黃鱔體表受傷,易患水霉病。采捕鱔種不能使用鐵夾、釣鉤。治療輕度水霉病,可用5%碘酒涂抹患部或3%~5%食鹽水浸泡3~4分鐘,效果較好。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