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黃鱔穴居的習性,湖北省京山縣吳曰杰(2000)介紹了竹制鱔巢養鱔的試驗。
1.鱔池條件與竹巢制作
(1)鱔池 鱔池是12.5米x2米的長方形水泥池。池壁高70厘米,上方砌有倒檐防逃,池底為3厘米厚的混凝土,池水pH為6.5~7。
(2)竹巢制作 將舊楠竹據成2米長一段,打通竹的兩頭竹節,中間是長節的在其一端鋸一洞口,是短節的在兩節間鋸一洞口,使兩節各有一洞口。洞口視竹粗細和鱔體而定,但要求適當大一些為好。
(3)竹巢設置 使竹巢排在竹竿順水流方向,每兩排竹子相靠而置,洞口方向向相反的兩邊或都朝上。全池共設5排竹巢,每排間距20厘米左右,每排竹巢下墊長 15.5米竹竿2根,一頭1根,與竹巢相垂直,竹竿兩端用磚1~2塊平擱。這樣,竹巢下面有一定的空間,便于流水排污。
2.鱔種放養 鱔種于1998年9月市場收購。1999年的鱔種是4月29日至5月6日水田捕撈。放種量為117.2千克。放種時進行體外消毒。
3.試驗結果 經過20天試驗(水溫20~24℃),試驗池黃鱔為113千克,平時撈起的弱鱔、死鱔6.4千克,總重量比放養數117.2千克增重2.2千克,死亡率為5.5%。對比池放種64.1千克,出池(含死、弱鱔)63.9千克,減少0.2千克,死亡率為9.6%,比試驗池高4.1%。
4.經驗與體會
(1)竹巢養鱔能減少黃鱔體能消耗,相對生長快。
(2)便于水質管理,排污效果好。
(3)便于觀察檢查和防治鱔病
(4)提高飼料利用率,有利于科學安排喂養。
(5)起捕方便,減輕體力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