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適宜的生長水溫為15~28℃,在28℃以上時食欲下降,攝食量減少;而水溫降到10℃時,黃鱔進入休眠狀態。因此,在飼養過程中保持適宜水溫是十分重要的管理環節。
1、進入高溫炎熱季節時,要做好防暑工作,使池水水溫不至過高,主要的防暑措施是在養殖池頂上搭棚架,四周種植一些高稈植物和瓜、豆類藤本經濟植物,當這些藤本植物爬到棚架上生長時,能起到遮蔭降溫作用。當水溫超過30℃或發現黃鱔見到人后逃避遲鈍時,則需立即換水或在泥里添加清涼的淤泥,一般可避免死亡。若用井水或泉水換水時,進水速度不能過快,以免溫差過大黃鱔無法適應而得病死亡。
2、當水溫降到15℃左右時,投喂優質餌料,使之膘肥體壯以利安全越冬。水溫降到10℃時,黃鱔便鉆入泥中越冬,所以在入冬前要將達到上市規格的起捕出售。若要全年飼養或對未達到上市規格的部分鱔魚,必須采取越冬措施,通常要在池上搭棚保溫。同時將池水排干,讓黃鱔在底泥里越冬,為保持底泥濕潤保溫,在排干水的底泥上覆蓋20厘米左右厚度的稻草或草包,以防底泥結冰而凍死黃鱔,并要防止老鼠和家貓進入池內危害黃鱔;也可以不排干池水,進行帶水越冬,但要加深水位。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溫泉水或電廠的余熱水,便池水溫度保持在20~25℃,這樣可以大大縮短黃鱔的越冬期甚至能完全免去越冬環節,有利于黃鱔的快速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