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且春節前后黃鱔的身價倍增,各地掀起了暫養黃鱔熱。暫養黃鱔就是在夏秋兩季大規模捕獲和收取野生黃鱔暫養到春節前后出售,以獲得更高的季節、大小差價。但由于喂養不當及疾病等多種原因,造成養殖失敗。現將有關經驗介紹給養殖戶。
1、暫養場所的準備
暫養場所要求環境無污染,安全衛生;暫養設備在暫養前用生石灰或是漂白粉消毒;暫養過程中所用的水是潔凈的水,符合農業用水的質量標準。
少量暫養的容器主要選用水缸、木桶。容量為 60 千克的缸或桶,氣溫 23~30℃ 時,可貯存黃鱔 30 千克,另加清水25千克,每隔 6~8小時徹底換水一次,每隔 3~4小時需用手或小抄網,伸入容器底部朝上攪動一番,使體弱的黃鱔不會長時間壓在底部而死亡。一般來說48 小時后成活率為 96 %。
大量暫養可選用水泥池或土池。水泥池要去堿,并于池底鋪上30厘米的壤土。土池要在池底鋪上網目,暫養池面積以 20~30平方米為宜,每平方米可暫養黃鱔20千克,每天換水1次。為防暑降溫,可在池內移植水花生、水浮蓮,在池上方搭建遮陰設施,池內注入過濾、無污染的水30厘米左右。
2、黃鱔放養
在黃鱔市場售價較低時,可將無傷、健壯的黃鱔購入暫養,一般每平方米放養 5~8公斤。在放養時注意三個問題:(1)要將不同規格的黃鱔分池放養;(2)由于黃鱔體表無鱗,常規的漂白粉易使黃鱔脫粘,不宜使用。如必需進行體表消毒,可用0.5%的低濃度食鹽水處理;(3)為防黃鱔互相纏繞需混養10%的泥鰍,使其上下竄動,增加水中溶氧。
3、暫養管理
黃鱔放養后需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管理:(1)驅除體內腸道寄生蟲:一般可用腸蟲清拌餌投喂;(2)保證餌料供應:以鮮活蚯蚓為主,投餌量5%~10%;(3)換水:在10月前的高溫季節,每隔5~7日需換水一次,10月以后每半月換水一次。換水時將池內老水排盡,注入清新的河水或井水,并盡可能保持水溫相近,最好不注入含氧自來水;(4)消毒:夏季定期用生石灰殺菌消毒,每隔10~15天按每立方米水體用生石灰30~40克化水潑灑。
4、后期管理
當氣溫降到10℃以下,黃鱔可以停喂。若氣溫降到1℃~2℃,可適當注水或塔建保溫設施,防止黃鱔凍傷。在春節前后視市場售價,將黃鱔起捕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