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鱔魚

                稻田里網箱養殖黃鱔的八個步驟

                編輯:   時間:2018-06-22   瀏覽:

                在稻田中設置網箱養殖黃鱔,稻田為黃鱔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黃鱔為水稻疏松土壤,吞食害蟲,稻鱔互相促進,相得益彰,稻口高產鱔豐收,是低投入、快致富的有效途徑。其種養技術簡述如下:

                1、稻田選擇

                用于養鱔的稻田應水質良好,水量充沛,進排水便利,不旱不澇,泥土較肥,光照充足,無冷浸,環境安靜。栽植早、中、晚稻田均可(若早稻田網箱養鱔,應選再生稻為宜)。土質必須偏酸性,pH值6~7,不易受洪水沖擊和淹沒。

                2、網箱設置

                在稻田中的網箱一般呈長方形或正方形,面積10~25平方米,高度1~1.2米,一般采用聚乙烯網片制成,頂部做10厘米的倒邊角防逃,為了安全起見,在養殖稻田外設置圍網等。根據本地經驗,制作網箱的網片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牢固耐用,能抗炎熱高溫和低溫而不破損,抗老化耐拉力強,能用約3年;二是網布不跳紗,不泄紗;三是網目小,以黃鱔尾尖無法插入網眼為宜。網箱設置在進水口處,排列整齊。網箱總面積一般不超過稻田總面積的1/3。

                放箱方法:每個網箱的兩頭和中間應用繩索固定在木樁上。先將田水排干,按網箱形狀和大小挖泥深40~50厘米,把網箱平放,網箱與網箱之間相隔30厘米,網箱四角用木樁支起張開,再把挖起的泥土回填入網箱中,壘成泥埂或平鋪,這時網箱內的泥面和田面基本持平,泥面以上網箱高出60~80厘米。非網箱區的稻田按常規耕作。

                3、苗種放養

                禾苗栽插(網箱中亦按常規栽插)完全成活后,投放黃鱔苗種。先要進行稻田消毒。放養前半個月,每平方米用100~150克左右石灰消毒。10天后將水放干,重新放入新水備用,然后將網箱放下去,待箱體表面附生一層藻類后,再將鱔種入箱。選擇20~30克/尾無病無傷規格整齊,且體呈深黃有大黑斑的個體。每平方米網箱放尾重50克的苗種40~80尾。放養前用3%的食鹽水浸洗消毒。

                4、餌料投喂

                放養后待黃鱔饑餓3~4天再開始誘食投喂餌料。鱔苗開始誘食時,一般在傍晚進行,馴食選用黃鱔最喜食的蚯蚓作誘餌,馴食時間一般為10天左右。餌料的品種為蚯蚓、蠅蛆、螺蚌肉、小雜魚蝦、畜禽肝腦肺等動物性下腳料及配合飼料。投喂“活餌”不需飼料臺,但“死餌”必須投在飼料臺上。簡單的飼料臺可用紗窗和竹片制成“板籮”式。每個網箱設飼料臺2~4個,投餌每天傍晚時一次。正常吃食后,餌料數量以黃鱔在2小時左右吃完不剩為標準,或增加或養活少。投餌要定時定量,每天的投餌總量為黃鱔總重的1.9%~3%。每天投喂2~3次,吃剩的食物要撈出,餌料可投在自制的食臺上。

                5、日常管理

                (1)保持良好水質。由于網箱水淺,投餌量又大,為防止水質惡化,飼養期間必須經常換水。一般春、秋季,2~5天換一次水,夏天炎熱時一天換水兩次,早晚各一次,保持網箱內水深5~10厘米。另外,網眼堵塞后需洗刷,保持網箱內外水的交換。

                (2)避暑,黃鱔的主要生長時期在5~10月份,一般水溫20~28℃適合鱔魚生長,水溫超過35℃以上時,容易引起大量生病并死亡,所以必須采取遮蔭措施。為此可采用:①將水位提高到40厘米以上;②在網箱的周邊栽種高筍。種高筍的其好處:降低水溫、凈化水質又可增加經濟收入。另外在網箱內栽植一些水葫蘆,作用有:凈化水質,遮蔭,降低水溫。

                (3)防逃防敵害,檢查網箱和圍網是否被老鼠、水禽、野獸或是人為破壞,發現破損,應及時補漏,以防黃鱔外逃,要防止老鼠、鳥、蛇等侵害的情況發生。

                6、病害防治

                只要采取細致的預防措施,黃鱔一般不會發病。措施包括:選養體質健壯的苗種,苗種放養前全田消毒,苗種入池時浸泡消毒,養殖過程中內服預防藥物,每隔10~15天在飼料中拌喂3天土霉素消炎,或每百千克黃鱔用大蒜250~500克拌餌進行投喂,每周1次。黃鱔正常攝食后,每7天進行一次水體消毒,每隔20天全田潑藥消毒一次,常用的藥物有生石灰、菌必凈、漂白粉等,及時換注新水,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

                7、合理施肥和噴灑農藥施肥

                重施基肥、巧施追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使用原則。栽插禾苗翻耕稻田時施足基肥,畝用量:腐熟發酵過的人畜糞600~1200公斤,或尿素20~25公斤,或碳酸銨25公斤。巧施追肥,每畝每次用量:腐熟人畜糞200~400公斤,或尿素4~8公斤,或硫酸銨8~12公斤,或過磷酸鈣4~8公斤。施追肥時要根據稻田水質、水溫高低,靈活掌握用量,每次切莫過量,以免毒害黃鱔。無機追肥最好化水遍灑。

                噴灑農藥:首先必須正確診斷和防治病蟲害的種類。其次選擇的農藥應盡可能是高效低毒品種,如甲胺磷、樂果、馬拉硫磷、敵敵畏、敵百蟲、殺蟲雙、稻瘟凈、井岡霉素等。第三,每次用藥量不能過大。以上品種的農藥,按常規用量使用一般不會對鱔造成危害。第四,用藥為粉劑的應在早上帶露水勻撒,水劑農藥必須兌水在露水干后噴灑到葉面上,固體農藥也須化水噴灑。噴灑時應盡量減少藥物散入水中。第五,氣溫高,農藥毒性會增強,更應注意對黃鱔是否造成危害。第六,噴藥前必須增加稻田水深,水深達10厘米以上。如擔心噴藥對黃鱔產生影響,可邊噴藥邊換水的方法最為安全。第七,為防藥物對黃鱔產生毒害,也可先做試驗,再全面用藥。

                8、捕撈上市

                當黃鱔個體重達80~100克時即可捕撈上市,黃鱔的最佳銷售時期是元旦、春節前后,這時黃鱔的價格最高,捕撈也都在這時進行,此時將稻田中的網箱收上來捕撈黃鱔出售,以賺取季節差價。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