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健康越冬管理新技術
編輯: 時間:2018-06-22 瀏覽:
養殖隔年鱔苗,又稱為養隔子:指7、8月份進鱔苗暫養到來年3、4月份再分箱養殖;養隔子的好處:①避開苗價高的階段,節省苗的成本;②風險小,當年苗的價格高,質量差,而進隔子基本都在7月中旬到8月初,天氣穩定,此時鱔苗質量好,價格低很多。
從每年的11月到來年的3月是黃鱔越冬期,這段時間溫度低、陽光少,各種養殖品種大多已出售。養殖戶也習慣于休息和不用藥。但經調查了解,湖北、安徽等地這幾年黃鱔越冬不注重“養護”,仍存在很多問題,往往損苗非常嚴重,有的損苗高達5~7成,最少的都有1~2成,造成的損失也觸目驚心。我們在湖北監利碰到過,在來年4月開始投喂前,氨氮、亞硝酸鹽都嚴重超標,箱底盡是鱔魚的骨頭,原來箱里有60多斤的黃鱔,最后只剩15斤。養殖戶每年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從而損失慘重。所以很多養殖戶雖然想養隔子,但又心里沒底,非常擔心害怕。
從這幾年來的情況看出:一到冬季,黃鱔越冬管理就松懈了下來,以為不喂都不會有事,殊不知,整個漫長的冬天,水花生全部死亡,殘餌殘渣未清理干凈,天氣變化引起水質變化,很多問題大家都疏忽了,還有凍傷、擦傷引起的細菌性疾病,都會導致水質惡化,黃鱔發病,造成損苗。
我們經過與多年連續高效成功養殖隔年鱔苗的養殖戶深入溝通交流,總結經驗如下:
1.池塘選擇:應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周圍環境安靜,池塘底泥在20~30cm之間為佳;
2.進苗時間:應選擇在7月15號左右,最遲不得遲于立秋。立秋前鱔苗抗病力強,成活率高,進網箱時用護苗露稀釋后浸泡,每50公斤苗用護苗露50ml。
3.馴食:加大力度馴食,馴食以紅絲蟲、蚯蚓、活鮮魚為主,并在混合飼料中添加健長靈+活性蒜寶,強效誘食,盡量保證魚苗全部開口。
4.投餌率:白露前控制在6%,白露后控制在5%,既要保證鱔苗在越冬時有足夠脂肪等營養物質,又要控制隔年鱔苗肝腸胃健康(有些養殖戶又想當年出售,又想做隔年魚,投餌率時高時低,而有些養殖戶害怕鱔苗得病,干脆不喂,這兩種模式,養殖成功率都不高。
5.白露病的防治:定期在飼料中添加清源、酶解多糖,增強排毒、解毒功能,白露前后內服活性蒜寶、本草大康,保肝健腸養胃,并定期潑灑百安威或綠康露,有效控制和減少病害發生。
6.冬季的管理:到了冬季,水溫降低,應把網箱沉底或加深水位。進入11月份,有些養殖戶認為可以高枕無憂了,但由于有部分池塘水清瘦,浮游植物數量少,光合作用弱,產氧量不夠消耗;越冬水體有機物過多,大量分解消耗氧氣;養殖密度過大,造成水體嚴重缺氧,鱔魚苗種規格太小,體質差,如有以上現象,就會損苗、死苗。所以在閉口時,用百安威全面消毒,第二天用解毒超爽解毒,隨后用六抗培藻膏+酵素鈣肥+降解靈把水肥起來,優化環境,給黃鱔一個穩定的環境越冬。停食后,前期可每個月用1次解毒超爽解毒,并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或得立康),消除網箱底部腐敗物,恢復底部自凈功能;有雪或冰封時,盡快破冰除雪。遇到天氣晴好時,視水質情況適時用一次六抗培藻膏+酵素鈣肥,培植浮游植物,保持水質穩定。
7.春季的管理:在2~3月份冬春交替之際,水花生已全部凋謝腐爛,每半個月要用一次六控底健康+粒粒神(或得立康)和解毒超爽,處理氨氮、亞硝酸鹽,同時還要用百安威全池消毒,避免由于凍傷、擦傷的傷口感染水霉等細菌性疾病。特別是在清明前后,各種病害發生,應每半個月就要用1次六控底健康+粒粒神,用一次解毒超爽(或凈水王)。此時,水溫回升,鱔魚開始覓食,魚民應抓緊投飼,并在飼料中添加活性蒜寶、本草大康、金肽康,切忌投飼量過大,投餌率控制在6%左右,穩定一段時間,逐漸加大投飼量。
8.分箱的時間:4月份或6月溫度升高穩定后,趕緊清理箱子,撈出腐敗的水花生,及早分箱。分箱應選擇晴朗的天氣,分箱前在網箱內潑灑應激寧、護苗露,分箱后潑灑高穩C,投飼慢慢跟上,切忌猛加猛喂。注意:最好不要在5月份分箱,因5月份溫度變化大,應激反應強,加之5月份鱔魚是排卵期,經不起搬動。
實例分享:
湖北張溝的朱老板談起他“養隔子”的體會,他笑著說:“我每半個月用1次六控底健康+粒粒神(或得立康),用一次解毒超爽(或凈水王),該用六抗培藻膏時還是要用六抗培藻膏,你看我這么多的箱子,每10天到半月就用一次這些產品,今年的鱔魚不但吃得好(現在喂12個點,很多人的只有10個點),而且氨氮、亞硝酸鹽都不高(其它沒有這樣喂的網箱,氨氮、亞硝酸鹽基本都封頂)。到閉口時還是按這樣操作,每半月的就用一次上述產品,按照正常養殖的去管理,你看還有損苗嗎?”今年他周邊的很多養殖戶都是跟著他來做,旁邊有一個養了幾年的,每年9月多就開始閉口賣魚的,現在還喂10個點,非常高興!
漢川汈汊湖黃師傅:有10畝塘,70個網箱,喂養隔年苗子。由于汈汊湖的黃鱔養殖戶很少,所以黃師傅屬于孤軍奮戰,沒有人可以及時地相互交流和探討,養殖一直不是很好。2013年7月開始,黃鱔出現了一些小狀況,隔幾天就會掉幾條,因為死的不多,他沒有放在心上,直到23號,他到店子里找到我,說最近鱔魚吃料很差,塘口的白色魚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死亡,在連用了幾天的碘制劑和抗生素等后,也沒有出現好轉。通過去塘口仔細觀察和解剖鱔魚后,診斷:長期沒有培菌,水質老化、濃綠,水中懸浮物很多,沒有透明度;長期沒有改底,底質惡化,鱔魚肝臟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處理方案:先用6包得立康+4包粒粒神全池改底,第二天用4瓶凈水王解毒,同時減料,并且每公斤料添加保肝促長靈20g,酶解多糖10g,金肽康10g,連用三天。在水質以及鱔魚吃料稍好些之后,用3瓶新活菌王培菌。25號他致電給我,說鱔魚吃料正常了,水也變得清爽。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野生黃鱔多少錢一斤?
- 黃鱔每畝產多少斤?黃鱔如何提高產量?
- 黃鱔養殖場怎么建設?黃鱔養殖場建造方案
- 黃鱔養殖安全越冬方法
- 黃鱔最喜歡吃什么食物?
- 養殖一畝黃鱔多少利潤?
- 大棚黃鱔養殖技術
- 有機黃鱔性逆轉及環境因子的影響
- 黃鱔養殖常見病航尾吸蟲病處理方法
- 黃鱔變性過程詳解
- 黃鱔養殖成功關鍵季——放苗和白露前后
- 網箱養殖黃鱔常見病棘頭蟲病治療一例
- 黃鱔養殖疾病防治要把好三關
- 五月份網箱養殖黃鱔的技術要點
- 黃鱔池如何疏通網眼且消除底臭?請看這里!
- 黃鱔健康高效養殖全程操作指南(二)
- 網箱養殖黃鱔的現狀及相應對策分析
- 泱盛生物技術總監趙宇江詳解網箱黃鱔養殖“十二式”
- 黃鱔泥鰍高產套養五大技術要點介紹
- 黃鱔和泥鰍的生態套養